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 第807节 (第1/2页)
于谨同样被问过这类的问题,有的是来自采访,有的是来自机场。 “不放新的四周跳了吗?” “不紧张吗?好些女单都用三个四周跳来赚bv了。” 于谨对采访的记者说过。 三个四周跳丛澜不是不行,她还可以四个,但她不愿意这样做,因为她觉得花滑的根本还是节目。 至于新的跳跃,她现在不缺足够的技术难度,也不必为了万分之一的机会去拼一把成功率,所以她想做到有把握的时候再放到赛场。 4lo的成功率有多高? 反正没4lz和4t高,顶多就是个三成。 丛澜这次要放,她一开始在选择《红磨坊》的时候就觉得,4lo很适合这个曲目。 4lo的中文翻译是后外结环跳,与a、s一样是个刃跳。 它是一个同脚起落的跳跃,也就是右脚外刃起跳、右脚落冰。 这个类型的跳跃非常好辨认,双腿是绞在一起的。 但它对跳跃轴的要求也很高。 3lo就是一个难点。 丛澜越过了4f选择4lo,这让很多人都非常惊讶。 来这边训练的几日里,几种四周跳丛澜都练过,除了4a。 也有摔得很惨的时候,当然也有跳成的那一刻。 训练场地没有视频,人们只能口口相传,小范围的传播“丛澜会好几种四周啊”没有成为人尽皆知的事情。 但上午的op,算是丛澜第一次在正式对外的场合里练习4lo的难度。 那个时候,围观的人们以为丛澜只是练习。 连跑来看丛澜训练的选手和教练们,也是这样认为的。 结果轮到了她的自由滑合乐,大家发现,丛澜改了构成。 她把4lz从节目里拿走,放进去了4lo。 但可惜的是她摔倒了,失败了。 那时,场周的人下意识地发出了一阵遗憾的声音,却见到丛澜飞快爬起,直接加速继续了她原本的滑行速度,不耽搁地赶了她的下一个43连跳。 失败的4lo没影响到她的43连跳,但很多人都发现,哪怕后来丛澜的节目完整度依旧很高,他们却还是无法忘记那个腾空的4lo。 原因不仅是这个跳跃太新,还在于这个跳跃太适合《红磨坊》了。 它很适合,丛澜想用它,仅此而已。 · 三成的跳跃成功率,挺高的了。 丛澜寻找着自己的重心,在广播声里滑到了场地的中央。 但这样的成功率不适合替换掉更稳定的4lz,去拼这一个“合适”。 有人说丛澜太任性了,于谨太惯着她了,一点不像是一个真正的教练。 于谨知道,他也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。 拿第一就要用最稳的方式去拿,可以爬固定的台阶,为什么要去搬来一个被腐蚀得晃晃悠悠的木梯? 丛澜既然要在赛场上,就不该任性。 丛澜也明白这点。 她也觉得自己总是给教练出难题。 队内很多人都说,丛澜你不能由着性子来,做一些简单的不好吗? 不好。 就当她脑子短路吧,也当她好日子过多了自找麻烦吧,她就是想爬那个梯子。 她不喜欢故步自封,运动员也不该故步自封。 孙娅然的一颗心都吊到了嗓子眼:“不知道她可不可以做到,世界上的第一个4lo。” 场内安静得针落可闻,丛澜低头双手合十。 不是向诸天神佛祈祷,而是在与自己对话。 她睁开了眼睛。 《红磨坊》的音乐流淌而出,全世界的目光都定在了这道红色身影上。 滑行,加速,捻转步。 lo跳之前都会有一小段准备时间,丛澜在3lo前惯用大一字衔接,后来放了3lz3lo的跳跃,她这个单跳出现的次数就仅在自由滑里了。 4lo之前的滑行时间会更长一点,丛澜也不能免俗。 但她不是单一的滑行酝酿,而是大一字接了一堆莫霍克,再接了连续转三,忽而变刃起跳4lo! 于谨:“唉——” 不太好,跳空成了两周。 2lo滑出后,丛澜不见沮丧,哪怕全场的人都为她感到遗憾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