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636节 (第3/3页)
名誉的,不需要负责具体事务,不然你捐这么多书……” “你要是让我当,我就不捐了!”李谕说,“不过我可以推荐一个人,李守常。” 就是李大钊。 蔡元培说:“守常确实不错。” 李谕赶紧松了口气。 除了使用新人,目前已经在文科院的钱玄同、沈尹默也是蔡元培非常看重的。 沈尹默开了个书法研究会,李谕来北大开讲座就时不时找他传授点经验。没办法,在这个时代混,字写太差真的很没面子。 沈尹默作为民国顶级书法大家,为人和善,针对李谕那手烂字,沈尹默每次都会逐个讲解如何用笔。 得到这种书法名家指导,李谕再不济也能达到写春联的水平。 话说旧时代练字真的不容易,根本不像后世一样,随便在手机上一查就能找到任何你想找的字帖。 古时候有条件收藏拓本字帖的绝对是有钱人家。明清的皇帝书法都很好,就是因为教育环境好,从小就有最顶级的书法名家教授。 蔡元培重视新学,但不极端,懂得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”的道理,书法就是毫无疑问的精华之一,所以十分支持。 “沈先生,有时间别忘了也指点一下本人的书法。”蔡元培说。 沈尹默道:“校长过谦了。” 陈仲甫正好赶到,听到后大笑:“沈老弟的书法看来有不小长进?连校长和院士阁下都向你求教。” 沈尹默笑道:“是他们两位抬举在下。” 陈仲甫的书法水平同样相当高,宣统年间时曾评价沈尹默的书法为“其俗在骨”。当时的沈说不出什么,辛苦练了几年,早已今非昔比。 蔡元培说:“仲甫,你来了就要担下文科学长之职,万万不可推辞!” “可以,”陈仲甫说,“但校长要答应我在校园里继续办《新青年》杂志。” 蔡元培说:“你把编辑部搬过来我也不会说什么。” 陈仲甫说:“既如此,我肯定不能推辞。” 蔡元培又小声说:“此后记得多提拔一些新人。” 陈仲甫说:“我明白。” 过了一会儿,章太炎的大弟子黄侃突然破门而入,大声说道:“听说来了位新的文科学长?” 蔡元培随即说:“介绍一下,就是这位陈仲甫先生。” 黄侃冷冷道:“原来是个区区桐城秀才,何须如此兴师动众?” 说完竟直接拂袖而去。 场面有些尴尬,蔡元培连忙对陈仲甫说:“仲甫莫怪,他就是这个脾气。” 陈仲甫淡淡一笑,“没关系,都是些陈年旧事才让他如此。” 早在日本时,陈仲甫曾去找章太炎聊天,隔壁屋是黄侃和钱玄同。 陈仲甫与章太炎聊到清朝汉学的状况,不知怎么说到了湖北。陈仲甫说:“湖北没有出现大学者。” 章太炎表示同意:“说的是,好像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人才。” 他们的对话正好被里屋的黄侃听到,顿时暴跳如雷:“好个湖北没人才!湖北虽无大学者,然而还有区区在下;安徽固然出了不少学者,然而未必就是足下!” 两人从那时就结下了一点梁子。 蔡元培说:“相处一段时间也就好了。” “当然,有空我还得给他道个歉。”陈仲甫说。 钱玄同却说:“仲甫兄不用太放心上,我这位‘大师兄’狂妄惯了,不能谁都给他道歉。” 陈仲甫说:“这不好吧……” 钱玄同说:“他总以大师兄自称,有时称我为‘钱二’。不久前他当着章师的面,叫我‘钱二疯’。然后还说,‘二疯,你好可怜哪!近来你怎么不把音韵学的书好好地读,竟玩什么注音字母,什么白话文!’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