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47节 (第2/3页)
到同样产地的烟丝。” 唐绍仪说:“我估算过,花上几年时间,应该能从英美烟草公司手里拿到一两成市场。” 简照南听后说:“这已经是最好的局面。” 李谕笑道:“太保守了,绝对不止于此。” 在他们看来,能拿下国内20%的稳定市场已经谢天谢地。但他们肯定不知道,一百年后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卷烟都是中国产的…… 烟草属于纯商业产品,技术上没什么难度,如果可以在价格战中坚持住,然后有个擅长宣传和公关的经商天才,完全可以打开市场。 而且马上会迎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,一战以及此后的五四运动,让欧美无暇东顾,国内民族热情同时持续上涨。 卷烟这东西恰恰又是在一战战场上彻底打开知名度,需求量大得惊人。 一战的战场十分残酷,四年时间几乎都是堑壕战,相当压抑。士兵躲在阴暗潮湿的堑壕里,缓解压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吸烟。 各国军队大量采购,英美公司开足马力都供应不上欧洲的卷烟消耗量,缺口很大。 所以简照南的南洋烟草公司到时候能生产多少,几乎就能卖出多少,产量就是销量! 必须抓住这种野蛮生长的时机,不然再也没有机会。 第五百三十八章 孔教会 李谕又处理了一些实业协会的事务,大都是给企业经营者提出一些合理建议。 有实业协会会长的名头,他们多少会进行采纳。 不过李谕对行业的了解比较有限,无法面面俱到,只能在自己的知识框架里做出最大支持。 陈嘉庚离开实业协会前对李谕说:“如果院士先生有时间,希望您来一趟厦门,深入探讨一下教育投资。”他怕李谕没时间,还格外加了一句:“厦门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,您来了不会失望。” 李谕笑道:“我一定抽时间去一趟。” 临近吃饭时,唐绍仪叫上李谕一同前往汇中饭店。 路上李谕看到很多店铺挂上了灯笼,于是问道:“怎么这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?” 唐绍仪诧异道:“疏才兄弟莫非还不知道?如今元旦成了公历的一月一号,以后就要在这一天过年了。” 李谕差点忘了这事。 1912年1月1日,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,临时大总统孙先生通电海内:“民国改用阳历,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民国元年元旦。” 此处的“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”,即公元1912年1月1日。 也就是说,民国临时政府刚成立就将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旦称号挪到了公历1月1日。 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后,照搬了南京的做法,继续推行公历元旦。 至于效果吗,大家有目共睹。 为了推行“公历新年”,袁世凯和十几年后的民国政府都曾做过很大的努力。 老袁的策略非常简单粗暴:元旦放假! 最先响应的是上海。上海县市政厅提前十多天就发了通告,12月31日至1月3日放假四天。 紧接着各大城市都发了类似公告。 唐绍仪提醒道:“疏才兄弟千万不要忘了提前采买年货,不然按照规定,届时所有商店闭门,你可要饿肚子了。” “多谢唐大哥提醒,”李谕说,“不过我看这件事最后未必能成。” 唐绍仪说:“北京方面的态度非常坚决,大总统明确表示,农历元月初一不再放假,就是要从根上变过来。即便一时半会做不到,七八年过去,百姓也就习惯了,毕竟哪天过年不是过。” 李谕说:“上头的命令很难传达到广大农村,并不是几座大城市改过来就可以。” 唐绍仪说:“上行下效,只要文化人全过元旦,早晚农民就都跟着过了。” 李谕摇了摇头:“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