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56章 经济是战争的基础!  (第1/2页)
    “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啊1    太行山区。    副总参脚步悠闲,一路看向四周景色,他后方,警卫员牵着马匹。    巍峨太行,    这四个字描述的,不仅仅是太行山的险要磅礴,还有太行人民的穷苦艰辛。    生活在险要的太行山脉,土地贫瘠,地里很难刨出什么吃食,交通也非常不便,往往一个村庄的人,一辈子也别想出门。    “确实。”    一同过来的师部参谋长点头同意。    百团大战之后,    根据地面积扩大,人口爆炸式增长,仅仅太行根据地,控制的大小县城,就多达四十七个,总人口也来到了五百万。    随着大量灾民涌入,还在迅速增加中。    为此,根据地行政机构,定下了经济发展加速的决定。    副总参考虑再三后,决定放下一部份部队的工作,开始主要投身于根据地建设。    经过三个月的发展,    如今的太行根据地,新建公路三百多公里,平均每天建设十公里,扩宽平整山马道一千多公里,修建各种水利设施一千多。    得益于交通的通畅,整合行政村落任务圆满完成,并且完成了政令下乡。    也因此,    根据地呈现一派蓬勃生机。    “根据统计资料。”    副总参说道:    “目前,太行根据地一共一千零七十三个大小村子,四十七个县城。”    “总计人口五百一十三万。”    “目前以农业,养殖业,建设等为主要经济结构,十一月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个亿。”    “一个亿啊1    师部参谋语气感慨。    太行山区流通的,是二代新冀南币。    一块钱,可以购买一斤包装良好的进口粮食,可以购买三斤半左右的散装的优质高粱。    也就是说,上个月,太行根据地,就生产了相当于一亿斤的进口粮食,三亿五千万斤的优质高粱。    是去年的十倍。    换算成美元,相当于一千两百多万美元。    要知道,这是一个月的数据。    一年就是一点五亿美元产值。    而且,这仅仅是太行根据地发展半年不到的成果,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,大量工厂的开工,农场的建设,荒地的开垦,水利设施的建设,    预计,根据地产值会翻倍,达到年产值三亿美元。    这里的产值,依旧是不计算根据地直接经营的农场等。    以及,    不包括,根据地内,由根据地或者部队直接经营的农常    而这一切发展,带来的效果就是··    “截止目前。”    师部参谋长说道:    “太行根据地,参加民兵的人数在八十万,其中能每个月保持八十小时以上训练时长的,有五十万人。”    每个月八十小时军事训练时长。    相当于新兵营十一天的训练量,而且训练项目涉及全套军事科目,队列,障碍越野,跃进冲锋,战壕构筑,思想教育。    “五十万1    副总参语气感慨。    虽然参加民兵训练,有粮食补贴,而且根据训练时长计算,    但民兵训练十分艰苦,远比农活艰苦。    而且随着根据地的经济发展,那点粮食补贴,也已经不如,去修路队,水利建设队伍做工高了,甚至还不如在家里养殖种田高。    每个月抽出八十小时以上训练时长,考虑到路程,以及训练间歇,还有列队时间,思想教育课等等,实际上,每个月耗费在民兵训练中的时间,是一百多个小时。    实际上等于参军了。    而且不要军饷。    这部分民兵部队,只要部队有需要,随时可以作为补充兵员。    也就是说,仅仅五百一十多万人口的太行根据地,除了四十个主力团,合计十万兵力,以及两万多公安警察外,两万多武装大队外。    还有五十万的直接补充兵员。    这些,    就是根据地经济发展,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后,带来的直接效果,    人民群众,用行动支持部队。    “对了。”    副总参突然对着师部参谋长说道:    “你去问问李云龙,答应的五万头骡子什么时候能送来。”    随着太行根据地的发展,    “好1    师参谋长点了点头。    ····    “真是可怕1    与此同时。    北评。    司令部内的一处房间内。    石原莞尔翻阅着手里的资料。这是他游历太行,太岳,冀南根据地三个月以来,所有的见闻。    通过这些亲身经历和调查出来的资料,最终,石原莞尔得出一个结论。    土八路是一支非常可怕的势力。      “可怕?”    一旁的,石原莞尔副手不解:    “土八路可怕?”    岗村宁次上台,石原莞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