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国师 第224节  (第2/2页)
    说完,姜星火用虎口的弯曲比划了一下,朱高煦这才有点明白是什么意思。    “而只要得到物体对基线的角度,再测量三角形里基线的长度,就可以用【三角视差法】来得出遥远物体跟我们之间的距离,也就是‘基线长度’除以‘物体对基线的角度’。”    见朱高煦还是不理解。    姜星火却没有表现出丝毫气馁。    聪明人,有聪明人的教法。    第二次才能聪明的人,有第二次才能聪明的人的教法。    这世界上,没有笨人,只有合适的教学方法。    所以,姜星火用了最简单的例子来帮助朱高煦理解。    “伸出右手臂,竖起伱的右手拇指,指甲盖面向自己。”    然后,姜星火把他的小树枝放在了朱高煦右手拇指后边,做参照物。    朱高煦依言做了。    “闭上左眼,睁开右眼,看自己的右手拇指。”    见朱高煦闭眼,随后姜星火又说道。    “记住这个位置,然后睁开左眼,闭上右眼,再看自己的右手拇指。”    “咦?”    朱高煦惊讶地发出了疑惑的声音。    “姜先生,俺右手拇指和树枝的位置,怎么移动了?俺明明没动,姜先生的树枝也没动啊!”    姜星火放下树枝,干脆道:“这就是由于基线的长度,与物体相对的距离之间发生了变化,也就是说,你左眼和右眼由于观测的角度不同,形成了不同的基线,明白这里面的原理了吗?”    这么一说,朱高煦方才恍然。    脑瓜子灵光不少的朱高煦甚至进一步想道:“那想问的便是说,如果太阳是中心,地球如果在不同的观测位置,太阳也应该有变化?这个道理便是跟左右眼看拇指的位置不同,是一样的!”    “对,就是想问这个。”    卓敬狐疑地看了一眼朱高煦,只听说此人勇武非凡却性情鲁莽缺乏智慧,这怎么看起来虽然不是顶级聪明人,可一点就透,也不笨啊!    “太阳如果是中心,为什么我们在一年四季不同的位置看太阳,太阳毫无变化呢?如果视差法没问题,那太阳应该有变化才对。”    “哈哈哈哈!!!”    姜星火笑的极其开心,等笑声渐歇,他才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子。    小石子在姜星火的手里,被两个手指死死地捏着,一圈一圈地在空中划过轨迹。    “你是不是觉得,如果太阳是中心,地球应该这么自身静止地绕着太阳动?”    卓敬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。    如果地球本身也在动,那么他们不都从地面上掉下去了吗?    所以地球可以绕着太阳动,但本身肯定是不能动的。    姜星火什么都没说,反而不停地搓着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小石头,一边搓动着小石头,一边转圈。    “地球本身,怎么就不可能动呢?如果地球也在动,那你觉得太阳视差,是不是就不是问题了?”    “不可能!”    “绝不可能!”    这次不光是卓敬,郑和也异口同声地反对。    “姜先生,如果这么解释,那这相当于为了解决一个问题,搞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!如果大地本身在动,我们不就都掉下去了吗?”郑和说道。    “而且。”    卓敬问道:“当我们向天上扔石头时,如果大地在运动着,那么我们扔出的石头就会落到后面去,不是吗?”    朱高煦跟着点了点头,听起来很有道理,推理过程简直无懈可击。    卓敬从地上也捡了块小石头,往上轻轻一扔,结果小石头落在了原地。    “小友怎么解释?”    卓敬得意地捻须看向姜星火。    如果说姜星火为了强行解释太阳视差,而提出了大地本身也在移动的话,那么石头没有落到后面去这个问题,就绝对解释不了了。    而如果解释不了石头为什么落到后面去,所谓的日心说,自然也就不攻自破。    郑和也很快意识到了这里面一环扣一环的逻辑。    日心说-太阳视差-大地移动。    姜星火没解释,而是站起身,踹了新歪脖子树一脚。    眼下已是十一月初,本就枯黄零落到不剩多少的树叶顿时“簌簌”落下。    “明白了吗?”    三人一头雾水。    明白啥了?    “树叶为什么往下落,不往上落?”姜星火问道。    “因为树叶本来就应该往下.”    
   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