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169  (第2/2页)
,封恒气息不稳,将嘴唇贴到宋师竹耳边:“你整日里都在想些什么。”    “……我就是随便想想。”宋师竹品着封恒这句话,难道他觉得她这些话很出格,不该出口?    她也只是在只有他们两人相处时说说而已,肯定不会在外头乱说的。    “我说对了吗?”宋师竹看着眼睛在烛火下照出一抹耀眼光采的封恒问道。    封恒拍了拍她的后背,笑:“等成绩出来后就知道了。”    “你真的对这回乡试有把握吗?”宋师竹忍不住问道。她怎么想都觉得,封恒一定会成为上层博弈的炮灰。    封恒顿了顿,嘴唇贴在宋师竹耳边说了几句话,接着就看到宋师竹放松一般,深深呼出一口气:“那就好。”    刚才她想了一大堆,却没想过要是封恒真的不成,那李老太太应该就不会这般作态了。    等到宋师竹绵长的呼吸声传来,封恒却陷入沉思中,一直睡不着觉。    同一件事,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,就有不同的感觉。    李老太太是自家先生的母亲,历经世事,洞若观火。    当日他回府城后去李府请安,李老太太便说过,如今京城里的大小官员大多对老师有意见,许是对他会有些影响。    封恒却没有被吓着。    考得如何他心里清楚,时文经策的考核弹性大,可算学题的正确标准是确定和唯一的。他心中觉得,只要他都做对了,对比他在考后听到的其他学子的考试情况,不至于榜上无名。    李老太说出那些话,他不觉得惊讶,可这话从宋师竹嘴里出来,他就有些惊奇了。    宋师竹能力古怪,有些预感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可她刚才那番分析却不是基于自己的预感,而是凭着仅仅知道的一点信息,层层推断,切中要害,封恒着实没想到她能一下子就分析出京城如今的态势。    他缓缓地呼出一口气,心里突然十分认同老师的话。    妻子平时确实是太惫懒了。    今日要是没有李老太太的刺激,怕是宋师竹还不会去耗费心力,想这么多事情。    他看着睡着睡着,就趴在他胸膛上的妻子,笑了笑,帮她调节了一下姿势,接着便闭眼入眠。    阅卷官里对这一回上榜的人选确实有些分歧。    乡试素来是一主考两副考,再加若干同考官,大部分是京员出身,但为了增加公平性,乡试时除了其中一个副考官是本省学政外,也会邀请省内致仕高官一同阅卷。这回的分歧点就处在这里了。    京官和省官各执一词。    京官千里迢迢而来,本身就对京中形势各有计较。    省官以许学政为代表,都认为三场考试里,封恒的卷子文题和算题都极为出色,没有道理不点他为解元。    京官却是觉得封恒的时文观点太激进,就算算学题都做对了,也不能弥补这方面的缺点。    “科举以才取仕,讲究学而优则仕,而不是算而优则仕。这位学子就算所有算题都做对了,可最后一道策论简直不知所谓。”    考卷经过糊名、弥封、誊录,谁都看不出来这是出自哪一位学子笔下的,但是整体卷风偏向还是能看出来的。    主考官林学士指的是最后一道策论:“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,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。”    意思是诸葛亮不想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