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245章 (第2/2页)
便是那样做了,战火也有可能继续往北边蔓延,长江以北也并非绝对的安全区。 根据过往与海汉交手的经历,明军并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,否则也不会被海汉吞噬了如此之多的领土。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明军在此次交战中的前景,一旦发生溃败,后方很可能就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前线。 第3245章(2/2) 2317字 18小时前 与其等到见势不妙又继续逃亡,倒不如从一开始就选择去到一个安全的所在。 而江浙能保持安宁,不被战火波及的地方,那自然当属海汉治下的东海大区了。 明眼人都知道,处于守势的明军,未必能守得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根本无力攻打海汉控制区。而海汉对于接收大明民众,一向都是非常宽容,也有非常完善的收容措施,不用担心会变成饿殍倒毙街头。 西芒认为难民的这种观念,很可能是受到了某些特定宣传手段的影响。这些传闻能够在大明民间广泛散播,是否有海汉的宣传机构在其中运作,那也难说得很。 但无论如何,显然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已经选择了相信这样的说法,将海汉控制区作为了逃避战乱的目的地。 而这些难民去到东海大区之后,其中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当地得到一份生计,就此定居下来,然后逐渐演化为海汉的国民。可以说这场仗还没开打,海汉就已经收获了大量的人口。 西芒不禁想到,如果海汉在这场战争中取胜——这当然是极大概率会出现的状况,届时大明这边必定会有更多的人口主动迁去海汉控制区定居。 毕竟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,相较于海汉所表现出的强大国力,又能有多少人会一直忠于一个垂垂老矣的迟暮帝国呢? 西芒看着官道上同时在北上和南下的军队与难民,这可不正是两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最好体现? 能够以观众的身份,亲眼见证一个帝国的逐渐落幕,这或许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幸运。 “西芒大人,我们该走了。” 听到副官的提醒,西芒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。 此次海汉军出征,也一如既往带上了一批外国军事观察员,西芒便是其中之一。 对于这项工作,西芒早就是轻车熟路了,在行军途中也会见缝插针地找石迪文聊上几句,以更多地了解海汉的作战计划。 刚才停下来与这些难民闲聊了半天,石迪文已经在数里之外了,西芒必须得尽快赶上去才行。 他倒不是石迪文的跟屁虫,而是不想错过了从石迪文这里发布的每一条军令。 一直以来,西芒都笃信一个观点,想了解一支军队,就得先了解指挥官。最近几年西芒很少随海汉军出征,也难得有机会见识石迪文这样的高级将领指挥作战,这将有助于他了解海汉军的现状。 西芒知道,如果他日葡萄牙不得不在战场上面对强大的海汉军,自己的这些见识经历,或许就将成为左右战局走势的重要参考。 1627崛起南海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