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登堂入室 第134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宋桃委屈的哭了一场,据说是把身上所有的银子都给了宋大良,宋大良好歹还有点脸,没有继续闹下去,拿着钱就走人了。    但也放出话来,要和宋桃断绝父女关系。    宋桃还哭着上门求了一回,宋大良连门都没给她开。    她那兄弟还骂她「吃里扒外」,要不是她,良玉窑厂也不会卖给外人。    外人「洪家」就出面给宋桃说话了,宋桃怎么孝顺,怎么勤奋,怎么心地善良……总之,宋大良是个恶棍,把女儿当摇钱树还不知足。    若是他执意要和女儿断绝关系,他们洪家支持宋桃。    整个景德镇都是宋桃的流言蜚语。    当香簪把这件事当成笑语说给宋积云听的时候,宋积云正在开第七窑的矾红。    「不过,大家都同情三小姐。」她蹦蹦跳跳地帮宋积云打了清水洗手,「说有这样的父亲还不如没有。还说让三小姐快点嫁个人算了。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。大老爷就没道理找三小姐的麻烦了。」    宋积云听着笑了笑,道:「谁知道呢?」    第188章    香簪歪着头望着宋积云,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说。    可宋积云的注意力已经全部放在新出窑的矾红瓷上了。    四十五件瓷坯,真正能让她满意的不过两件。    其他的要不是颜色不太均匀,要不是过度色差不够明快。    所以还是对矾红的釉料掌握得不够透彻。    宋积云对着挑出来的两个六边盒沉思着。    香簪已经惊呼:“好漂亮啊!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靓丽的颜色。像夕阳下的雪景。”    宋积云充分利用了矾红偏桔的特性,而不是把当它当成红色来处理。    可惜烧了七窑也一共只窑出了十三只酒盅大小的六边盒。    宋积云有点想放弃了。    郑嬷嬷面色有些凝重地走了进来。    “大小姐!”她给宋积云行礼,“三太太从乡下来看老太太。说是乡下的瓜果丰收了,特意送过来给老太太加个菜。”    人家来孝敬父母,怎么也不可能拦着!    这不也是当初曾氏死活都要赖在他们家不走的缘由吗?    宋积云笑道:“随她去!只要她别过来打扰我娘就行了。”    郑嬷嬷面露踌躇。    宋积云心里一跳,不由道:“我不会是乌鸦嘴,说中了吧?”    郑嬷嬷得觉得她说的好玩,“扑哧”一声笑,道:“哪有人这样说自己的。”又道,“虽然没有说中,但也相差不远。”    “什么意思?”宋积云问,和郑嬷嬷去了作坊的旁厢房坐下,示意香簪倒杯茶给郑嬷嬷。    郑嬷嬷道:“老太太身边的曾嬷嬷跟我说,三太太这次来,是听说我们家的瓷器卖得格外的好,她想让老太太出面给三老爷求个人情,让三老爷能买点瓷器去上饶开个铺子。    “我估摸着老太太过一会儿会过来找太太说话。”    上饶是李氏的娘家。    “不是估摸着,是肯定会。”宋积云不以为然,道,“我又没有不让他做生意,他想从我们窑厂进瓷器去上饶卖,去窑厂进货就行了。她来找我娘,十之八、九是想比别人拿货更便宜罢了!”    就是公事公办的意思了!    郑嬷嬷含笑不语。    宋积云和郑嬷嬷说着家常,等了曾氏半天也不见她们过来。    “难道我用老眼光看人,猜错了?”宋积云困惑道。    差了人去一打听,结果说是王氏也过来了。    “这倒奇怪了,”宋积云道,“今天怎么这么凑巧,人聚一块了。”    去打听的人道:“大太太是哭着过来的。说是大老爷根本没有逼着桃小姐拿银子,可桃小姐却让人到处散播谣言,把大老爷都气病了。想让老太太拿点钱给大老爷看病。”    “不至于吧?!”宋积云失笑,“宋大良可是长子,又生了长孙,当年的祖产也是落在他手里的,烂船也有三斤铁,他就是想哭穷,想占老太太的便宜,也不至闹得这样难堪吧?”    去打听的人听了就笑了起来,先是奉承宋积云:“还是大小姐有眼光,老太太也是这么说的。”    然后道,“三太太因为这件事,和大太太吵了起来。说大太太人心不足蛇吞象,娘家的穷酸样学了个十足十,有一厘银子都要藏起来,自己男人都舍不得花。    “大太太因为这个和三太太打起来了。    “老太太身边的人拉都拉不住。”    “活该!”郑嬷嬷忍不住“呸”了一声,又有小厮跑了进来,道:“大小姐,大太太哭着往太太那里去了。三太    太也随后追了过去。”    宋积云和郑嬷嬷面面相觑,忙往钱氏那里赶。    可到底迟了一步。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