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5章:长安才是我大汉都城  (第2/2页)
早就和探子安排好了!    如果东胡兵马不是来的这么快,宇文拜就算要摄政,也不会如此急切,不在朝堂上发难。    以宇文拜手中的兵权,直接兵围寝宫,势单力薄的小皇帝能做什么?    可东胡兵马一来,就让宇文拜不得不提前动作,打破一切计划,而小皇帝就有了乱中取胜的机会。    刘恪轻敲着桌案,不慌不忙:    “百里路程,东胡兵马要走上三天,咱们的时间,还多着哪!”    杨仲理了理衣袍,出列道:    “既然如此,还请陛下继续登基大典。”    “既然这登基大典中断了,那就是说,列祖列宗也不想要朕今日完成大典。”    刘恪取下冠冕,低头在桌案底边的地方,画了个圈:“琼州城。”    “这是什么地方?”    “边地,小城,州府。”    他又在桌案中心的地方画了个圈,语调变得激烈:    “长安城,这才是我大汉都城!”    “大汉的皇帝,要在长安登基!”    “要朱雀大街灯火十里,要大相国寺诵经不绝,要钟鼓楼二十四响,要一百零八坊,万民同庆!”    “朕要在未央宫,指着列位先帝的牌位,让他们看一看,大汉的皇帝是何等威武风光!”    杨仲站的直直的,双眼溢出两行清泪。    长安,长安哪!    可....    群臣同样默然不语,中断登基大典,显然是极其不尊礼仪传统的,哪怕出身民间,也过于放肆了。    而且比起繁文缛节,他们更想说的是,不靠谱,完全不靠谱。    大汉要真有回天之力,哪至于二十年换了五次都城?    哪怕是猛如宇文拜,之前也从没有想过收复山河,只是被动御敌。    像岳少谦一样的大汉死忠,也不过是想着汉室多续一天是一天。    用天计量,甚至不是年。    恐怕这位口出狂言的小皇帝,得等到被百里之外的东胡大军,来上一记重拳,才能正常接受大汉这飘摇的山河。    哎....    杨仲心中叹了口气,陛下若是喜欢,随他去吧,反正已经安排好了。    刘恪丝毫不在于群臣作何看法,颇有些少年天子初临朝的意气风发,继续道:    “岳少谦何在?”    “臣在!”    岳少谦目光澄澈,他确实不看好大汉的未来,但那是纵观天下大局后,得出的理智结论。    一码事归一码事,身为汉臣,不需要太理智,就算大汉无力回天,也要做帝国最后的余晖。    “东胡敌寇来犯,不知爱卿有何退敌良策?”    岳少谦欣然领命,认真答道:    “臣有四策。”    “讲。”    “其一,先帝新丧,民心不稳,敌寇将至,情况危急,我们只能前进一尺,不能后退一寸,还请陛下亲自登城,稳定军心。”    “其二,抽调粮草,随时支援,储备后勤。”    “其三,召集民兵,开府库犒赏三军,激励士气。”    “其四,更换将领,城中兵马,必须掌握在可靠的人手里。”    “善。”    “加封岳少谦为少保,暂代大将军一职,领禁军。”    刘恪迅速做出封赏,补上宇文拜的空缺:    “既然岳少保已有良策,便下去准备吧!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