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70章 隐款  (第1/2页)
    董其昌!    三个墨字,出现在画卷之上。    字迹如清风飘拂,颇得天然之趣。    这正是董其昌的亲笔落款!    董其昌的书法,自成一体。    这三个字的笔风飘逸空灵,精湛独绝,赫然是真迹无疑!    书画落款,通常有三大类,即长款,穷款和隐款。    长款就是款识比较丰富,作者的名款,字号,轩号,包括年月日等。    还会附上短跋,对画的内容稍微评价几句。    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落款。    穷款是指在仅仅只有一个作者的名字,没有其他东西。    隐款则是画家把名字,隐藏在了画里面,如果不仔细,绝对看不出来。    这种落款,在宋代比较流行。    其实宋唐之前,古代画家大多不署名,没有署名的意识。    五代时期,画上才开始有隐款。    画家将自己的名字,题写在画面的极隐蔽处。    字体极小,生怕引人注意。    北宋大画家范宽,他的溪山行旅图,落款署名就落在茂密的树丛之中。    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扛鼎之作,被称为宋画第一!    这幅画高达两米长,顶天立地,画中崇山峻岭,瀑布飞流,气势磅礴。    而范宽的落款只有两个字,极小无比,还隐藏极深!    以至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,根本没人发现这两个字,所以饱受争议。    这幅画在明以前的著录里,无迹可考,一度被历代不少专家们认为是赝品。    一直到了六十年代,博物院的研究员在画卷的边角处,无意中发现了隐蔽在怪石丛林中的范宽二字。    时隔千年,这才拨开迷雾,得以正名!    现在很多去博物馆的游客们,经常拿着放大镜,去寻找范宽签名,探寻千年之秘。    除了范宽,还有许多名家,也喜欢把名字藏的画作里。    比如,李唐的万壑松风图,隐款在远处山峰中。    李成的读碑石图,藏款在画中残碑的侧面。    还有许多,藏在树枝上,石壁上等等,数不胜数。    画家藏款,也成了一种当时的流行风尚,文人风骨。    这幅山水画的藏款,更是绝了!    落款竟然没在画面上,而是藏在了宣纸之内!    这种藏款的方式,真是闻所未闻!    如果不是崇宁不小心打翻了咖啡,被迫无奈去揭画,怕是再过几百年都没人发现。    这真是因祸得福,无心插柳柳成荫了。    原本崇宁还在为这幅画,缺少落款而焦虑。    现在好了,真迹落款齐活了!    此时崇宁那是欣喜无比,连忙把画卷仔细放到安全的地方。    这幅画几乎是他的全部身家,可不能再出任何差池了。    叮叮叮!    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响起。    「崇老板,崇老板!」    在门口,传来慧笛的声音。    崇宁这次不敢冒失了,小心翼翼地绕过书桌,打开门,问道:「怎么回事?」    慧笛脸色很焦急,似乎有急事,「段小姐打你电话不通,让我告诉你,他们出事了!」    「啊?怎么回事?」    崇宁刚才全身心地揭画,把手机直接关机了。    慧笛也很着急,说道: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