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398节 (第2/2页)
次议会中最核心的地方。 “四公子,近来…北境可不太平啊!”马良显得有几许忧虑。 关麟收敛起那对大航海的畅想,思绪被拉回了现实,他眯着眼,微微抬手,“马良军师,直说无妨——” 原来… 是曹彰、曹植、曹丕相继宣布他们便是大魏新王。 然后,曹丕凭着占据魏都邺城的地理优势,凭着曹操封的代行大王事的诏令,以正统自居…集结了冀州、幽州的兵马,集结了一大波氏族的部曲,凑出了十万兵,陈兵邺城。 曹植则是依靠着夏侯惇的威望也草草筹集了三万兵马,集结于并州的上党郡,虽兵不多,可却都是跟随过夏侯惇的老兵,是纠集起的曹魏最后的功勋部曲…一个能顶十个的存在。 至于…曹彰。 他的行径…可以说是出乎所有人,包括出乎了关麟的意料。 马良如实禀报,“鲜卑、乌桓、南匈奴五部,如今都已经集结兵马,鲜卑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之众,南匈奴五部共计十万之众,乌桓稍少一些,却也凑集了三万兵马,他们齐齐南下,已是过了雁门,欲要在并州的治所晋阳郡,似乎…似乎曹彰在那里搞了个什么会盟,还扬言先夺邺城,再迎曹父——” 呼… 当马良将这一番话言出,关麟的眸光不由得深深的凝起。 其实,此前已经有些风声,他知道…曹彰有联合三胡的计划。 事实上,关麟本以为那也仅仅只是个计划。 毕竟,曹彰是蛮有血腥的,这么多年与鲜卑征伐,也染了不少胡人的血…对胡虏不可谓不是恨之入骨… 可谁曾想,这个时候…在局势压倒性对他不利的一刻,他竟会走出这一步! 有那么一刻,关麟想到的是认胡人做爹的石敬瑭。 不… 就是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,都要狠狠地给他曹彰点个赞了。 “狗急跳墙,还真是狗急跳墙啊——”关麟小声嘀咕一句,他本想直接吩咐…可话到了嘴边,突然间想到了什么。 三胡数十万之众过雁门—— 呵呵,那里是曾经吕布与张辽死守的地方,是汉灵帝继位后,每年一次胡人南下劫掠的必经之地… 曾经的汉人为守雁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可现在倒好,胡人直接入关了—— 呼… 关麟不由得再度深吸一口气,嘴边的话悉数吞咽了回去,反倒是他话锋一转似的问道:“张辽呢?恢复的如何了?” 这时候凌统站出,拱手禀报,“因为涂抹了灵药,已是康健了许多,虽不至于完全痊愈,但至少生活已经可以自理…” “没再寻死觅活吧?”关麟接着问。 凌统叹出口气,“前段时间不能动弹还好,我们还能派人灌给他一些吃食,可现在醒了,却是牙门紧闭,什么也不吃…做出一副绝食的样子!” 不等凌统把话说完,甘宁脾气火爆,忍不住迈步而出,猛地一挥手,“他绝食给谁看哪?怎么?咱们大汉…还稀罕他一个俘虏不成?求着他归降不成?” 战场上,甘宁是佩服张辽的。 佩服他的武艺,佩服他的高义… 可私下里,绝食…这让甘宁对他充满鄙夷! 这事儿做的就不像个男人—— 关麟大致听过了原委,就像是对那曹彰引胡人入关一般,在处理张辽这件事儿上,他依旧是不漏声色。 他把眼芒转向姜维,一如既往的话锋一转,“伯约,长安那边应该也传来消息了吧?我大伯?我爹?我三叔他们已经动身往洛阳赶来了吧?” 姜维如实回道:“已经过了武关,要不了几日就能到了…” 关麟颔首,目光却是幽幽的凝起,似是若有所思。 别人见关麟这副摸样,也不打扰,可傅士仁听得云里雾里,挠着脑袋,还是忍不住问道:“啥意思啊?这主公来这儿?云长、翼德来这儿,这跟那曹彰、曹丕、曹植有啥关系,这又跟那张辽张文远有啥关系?三弟…你这说话,能不能说的清楚些啊?我这都被绕晕过去了。” 说到这儿,傅士仁又挠了挠头… 迫切的接着问:“这到底啥意思啊?这几件事儿之间,到底有没有关系啊??” 听得傅士仁的话,关麟笑了,一众文臣谋士也都笑了。 还是关麟,他一本正经的朝向傅士仁,“大哥你这是抛出来两个问题,一个张辽,一个曹家的诸公子…那么我先回答大哥第一个问题吧,我大伯、我爹都来了,那曹操又怎么会没有来这边呢?解铃还须系铃人,张辽…就交给曹操吧,事实就是这样,很多情况下,我们劝一百句…比不上那曹操说一句!” “没错…”徐庶闻言连连颔首,“文远是义士,曹操最惜义士…云旗这句话说得好,解铃还须系铃人…” 这… 傅士仁好像听懂了,关麟与徐庶的意思是,曹操会帮着他们劝降张辽。 当然,这事儿听起来离谱,做起来也一点也不靠谱… 但,这事儿,它就、就、就这么发生了。 一时间,傅士仁还畅想于“曹操劝张辽”归汉这么一条“不合理”的愿景中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