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_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34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346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嘶…

    先是一愣,继而…刘备仿佛被法正点醒,恍然大悟一般,“孝直,你的意思是…二弟并不在洛阳,那…那他会在哪?”
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?”法正一摊手,然后沉吟道:“其实,主公不用忧心二将军,云旗这孩子总是能在不利的局势下,做出惊人的举动一举力挽狂澜,我想…既如此,既二将军不在洛阳,那是不是…他已经带兵驰援成都了!”

    法正没有把关羽往汉中、长安这边想…

    事实上,这边因为隔着“房陵”、“上庸”二郡,想要抵达谈何容易?想要突破,也绝不会没有任何消息!

    那么…只能是成都了。

    “呼…”随着想到这里,刘备不由得长长的吁出口气,“如此,若云旗一早就料到南蛮入侵,提前派云长带关家军前去驰援,那么…成都无忧矣,我们也可安心应战。”

    说是对关麟的信任也好…

    说是对关麟的猜想也罢。

    总之,因为关麟,刘备再度提起了那本已重重坠落深渊的信心,他的眼神也更坚定了。

    法正正想要继续感慨一番…

    却在这时。

    “主公,主公…”原来是简雍,他匆匆而来,见到刘备,慌忙的张口,“不好了,刚刚汉中的眼线发来一条机密的消息,说是…说是曹操尽调长安与汉中的兵马驰援这巴山,足足有十余万人…且这一次,他们运来了许多重型军械,想来…想来是要强攻我们的军寨!”

    唔…

    刘备闻言一惊。

    法正却是第一时间问道:“宪和,你需告诉我…我们的眼线可有提及,这些重型军械运抵巴山需要多久?”

    “一个月…至多一个月…”

    随着简雍的话传出…

    法正的眉头微微的凝起,他的眼芒缓缓的移回刘备的脸上。

    此时的刘备也在望向他…

    四目相对…两人什么话也没说,可彼此心头想着的却是同一句话。

    『距离决战的期限,只剩下一个月了——』

    …

    …

    咚咚咚——

    鹿头山,落凤坡山底,当年凤雏庞统便是在这里被射杀,为刘备诛讨刘璋造出一个“出师有名”——

    今日的这里,蛮人军队,人兽合计二十余万正向此间行来。

    象兵齐进,那“隆隆”的象脚声传出的声响震天动地。

    时不时的还有虎营、豹营中猛兽的呼喊,让人闻之胆寒,望而生畏。

    反观那鹿头山山脚的正中…

    一方汉字大旗飘扬,那华盖伞下,诸葛亮一身书生的鹤氅,四个兵士站在四周,面前的桌案上则是摆放着水盆、香炉、琴和水盏。

    “咚咚咚——”

    过万蛮兵的脚步声“隆隆”响彻…这份压迫感越来越近…

    诸葛亮却是站着身子在水盆中洗了洗手,然后,泰然自若的坐在那华盖伞下,运笔如飞,写起了书法。

    诸葛亮是军事家、发明家,却也是书法家,他的笔锋不像是蔡邕飞白书那样肆意,也不像钟繇书法那般豪阔,他的笔力纤秀,楷书的法度谨严中透出灵动清俊,特别是所有横划都向右上方倾斜…内敛淡雅,不沾一丝躁气。

    大有四个字——“乾坤清气”的风采!

    而当那白纸上“夫必胜之术,合变之形,在于机也。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?见机之道,莫先于不意。故猛兽失险,童子持戟以追之!”

    几列大字挥洒完毕之时…

    却见得,一干蛮族的兵士上前,足足上百人,竟是将一口大缸给抬了上来,还有上百人则是布上柴火,将大缸搬到这柴火之上,似是在煮什么…

    诸葛亮只是微微抬头,然后依旧低头去写新的一篇。

    这时…

    一个身材高大、年龄颇长儒生打扮的男人走了过来,是程昱…

    他一步步的走到了诸葛亮那桌案的面前。

    诸葛亮尤在写字…

    ——“蜂虿发毒,壮士彷徨而失色。以其祸出不图,变速非虑也…”

    程昱念出了诸葛亮的字,连带着试着解析道:“小小的毒蜂只凭借自己一根毒刺,就可使强壮的大汉不敢靠近,对敌人来说,让灾祸突然出现,防不胜防,无法预料,是最好的制胜办法。”

    解析完毕后,程昱微微摇头,“久仰大名,诸葛孔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