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_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31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319节 (第2/2页)

与客套,只见诸葛亮用羽扇指着这舆图,“洛阳城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悉数传到了这边…”

    随着诸葛亮的话,他指向的位置包括虎牢关外的张辽,包括大败的曹彰,也包括后续支援来的曹真与天水军!

    诸葛亮直抒胸臆的问:“云旗布下的这个局,我原本以为看懂了,可所有的布防,我又细看了两遍,发现…我根本没有看懂!你是从那里来的,当能为我指点迷津。”

    听得诸葛亮说指点迷津。

    关索哪里敢应,连忙摇头,“军师缪赞,晚辈不敢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,他又补上一问。“晚辈斗胆问军师,四哥这布防图,哪里看不懂了?”

    随着关索这话吟出,诸葛亮微微眯了下眼睛,然后…语气变得颇为严肃。

    “我看不懂的是,整个布防图,整个作战的计划中,云长呢?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,他用满是疑惑的眼芒凝视着关索。

    他的语气变得更加的一丝不苟,神情变得更加的凝重。

    就好像这个问题,关系重大,关系到大汉与大魏的胜负,关系到是谁最终能登上那巅峰的高台!

    心念于此,诸葛亮的语气个更添郑重。

    “维之,我没有跟你玩笑的意思!”

    “今日,无论如何,你必须告诉我,在你四哥的安排与部署中,你爹关云长的位置,是在哪?”

    …

    …

    第697章 新武圣版子午谷奇谋

    人在饥饿的时候只会有一个烦恼。

    可吃饱了,烦恼就多了——

    这句话,对如今在大魏大理寺卿,在汉中城统筹调度的钟繇,可谓是太贴切了。

    倘若魏军真的打不过蜀军,他只需要烦恼如何撤退?

    可偏偏,战局变幻莫测,一会儿是能打过,一会儿又打不过,最后陷入了彻彻底底的战略相持。

    如此这般,钟繇就要烦恼如何调兵?如何运军粮?如何配合魏王那突然提出的一次次的战略与行动。

    比如,现在…

    汉中本有五万守军,七万五斗米教徒,这等守护力,即便是阳平关、巴山战场溃败,也足以让曹操退回汉中重整旗鼓。

    但现在,因为前线的接连失利,短短时日,折损了将近十万人。

    若要持续对巴山进行封锁,与那蜀军刘备决战,这个人数上的缺口,必须补上啊!

    于是,钟繇接到的命令。

    调四万五千汉中守军,七万五斗米教徒悉数赶赴巴山。

    很明显,这是孤注一掷啊!

    更明显的是,魏王曹操是下定决心,一定要在这汉中与刘备拼出个你死我活了!

    “唉——”

    一声拖长的叹息,短暂的声音中仿佛有九转十八弯,这声调随情绪而变化,展现出了钟繇,这位当世大书法家与广博、大气性格截然相反的一面。

    他像是十分纠结,像是心情复杂。

    他不禁提笔在墙壁上书写着什么。

    儿子钟毓缓缓走入房间,看到父亲在墙壁上书法,惊喜的呼喊。

    “是飞白书?”

    所谓飞白书,乃是笔划中丝丝露白,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的模样,当然,这不重要,重要的创造此飞白书的乃是鼎鼎大名的大书法家——蔡邕!

    “如此飞白书,蔡师祖仅仅传给了女儿昭姬、贞姬,河东卫家因为迎娶昭姬,习得这书法的一招半式,却因为长子早夭,昭姬这一脉的书法就断了!泰山羊氏更为幸运,因为迎娶贞姬的缘故觅得精髓,如今泰山书法大胜,除此之外…当世得蔡师祖亲自传授的弟子中,唯有父亲了,父亲何时将这飞白书传于孩儿呢?”

    说起来,书法传世…

    未来我…鼎鼎大名的书圣王羲之,他的启蒙老师是卫夫人。

    而有古书记载,蔡邕将书法传给女儿蔡文姬,蔡文姬又传给钟繇,钟繇传之卫夫人,卫夫人传之王羲之,王羲之传之王献之!

    从这个角度,称蔡邕是楷书之祖,倒也不非杜撰!

    不过,若是按照钟毓的说法。

    飞白书并非蔡昭姬传给父亲钟繇,乃是蔡邕亲自传授。

    此时,本就一肚子心事的钟繇听得儿子想学飞白书,不由得叹息道。

    “学这飞白书?你可知道,当初创造出这飞白书的人…下场并不好——”

    “是选择?”钟毓连忙回答道:“父亲说过,蔡师祖就是因为选择错了,追随了那董卓这才身死道消…”

    “呵呵!”听得儿子这么说,钟繇不由得摇了摇头,“你是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啊!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