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306节 (第1/2页)
她要去了,那这奉命泡妞的计划,不完犊子了… 于是,关索略施小计就在途中把鲍三娘甩开了。 独自一人赶来了成都。 因为驿站换马时,有飞鸽先行传来,故而…诸葛亮提前知晓,派杨仪在城门处等候。 “杨长史…在下奉四哥之命前来!” 对杨仪,关索倒是客气。 杨仪也是拱手回礼,“云旗公子已是发来飞鸽提及五公子的行程,诸葛军师颇为关切,时时派人留意,如今已是抵达成都,我已为五公子备下酒宴,先为五公子接风!” “接风就不必了!”关索一本正经的回道:“四哥这次交代的任务时间紧、任务重,待得做完了他交代的事项后,再行接风也不迟!” 说着话,关索抬起头仰望向这城门… 诺大的“东华门”三个字映入眼帘,其城门一侧,还有两处石碑,关索注意到是唤做“裴君碑”与“李君碑”! 其中的《李君碑》始刻于阳嘉二年(133); 《裴君碑》则是始刻于建康元年(144)… 当然,这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碑文上那赫赫的八个大字立刻就吸引到关索的注意。 ——『巍巍大汉!』 ——『列备五都!』 只这碑文就让关索有一种煌煌然的气派感。 杨仪见关索看的入迷正想详细讲解一番,哪曾想,关索直接话锋一转问道:“我听四哥说,凡是外地人要入成都都需要严查身份,记录名讳,我可否一睹这些时日以来,城门处盘查的这些名讳账目?” 唔… 杨仪并不知道关索是为何而来,诸葛亮对此是守口如瓶的,但诸葛亮又有交代,一切都要配合关索,给予其最大程度的帮扶。 也正是基于此,杨仪不假思索的点头:“这个好说…” 于是,他唤来了城门校尉,要拿出近几日入城的账目名册… 没曾想,因为成都已经沿用纸张来登记,故而…这账目名册拿出来,竟是厚厚的一叠。 关索接过名册,连忙逐张开始盘查。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在这么多名册中寻找到对应的名字又谈何容易? 杨仪连忙问道:“维之是为了寻找某个名字么?” 关索不也隐瞒,直接吟道:“花中秀,四哥说过,必须要找到这个名字——” … … 第690章 突敌阵子龙拌雄风(上) 花中秀—— 这个名字,关索说出来容易。 可事实上,要从出入成都的人员名册,酒肆、农庄登记的住户名册中查出来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 面对这厚厚的纸张、竹简。 杨仪特地寻来蒋琬,两人与关索开始了密集的寻觅。 … 油灯已经残了,灰白的晨光稍稍透进来,关索、杨仪、蒋琬三人经过一夜的奋战,精神都有些委顿。 蒋琬还能正襟危坐,聚精会神,杨仪已经点儿顶不住了,用密密麻麻写满字眼的纸张遮着脸假寐。 关索早已睡着了,六、七日的急行,星夜兼程,就是他这年轻的身子骨也扛不住了,在检查过两、三张名册后,双手一趴…就趴着桌子睡熟了。 杨仪还将自己的衣衫退下盖在他的身上,预防受凉… 想想关索为了他这四哥的任务如此不要命,杨仪也不知道该说他是执着?还是单纯了? “成都来来往往的汉人还没有其他族群的多,即便知道蛮人肤色稍黑一些,可氐族人、賨人,还有各式各样族群,他们的像貌差别不大,就凭着一个名字‘花中秀’就要去寻到蛮王派来的眼睛,怕是不容易吧!” 蒋琬强睁着睡眼,又拿来一卷竹简,竹简被白绢包着,这是成都郊外几处山庄登记的新入住的名册。 因为多事之秋,要防范细作,也因为商贾悉数在商务署的统筹之下。 故而,每一个前来成都,无论是否为汉人,无论住在哪里,是做什么事儿,都需要登记在册。 几日以来,这个名册登记的数目还是太多了。 “唉,至少…”杨仪叹出口气,“至少这名字是关四公子提出的,虽然不知道是何种原因,但这种事情,他算准的次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,当务之急…南蛮兵临边界,即便是诸葛军师也只能寄希望于他,何况这次——” 说到后面,杨仪的目光再度转向关索,他顿了一下,这才继续说,“何况这次,关四公子派来的还是他关系最为要好的弟弟,多半不会是无的放矢…” 提到关索,目光转向关索。 这时的关索睡的正香,梦中呓语也不时的传出,“三娘,你过来…桃儿你也过来,悦儿,还有你…你们一道叠起来…” 听着关索的话,看着他那突然擎天的一幕,杨仪不由得摇头,“蒋兄,现在的年轻人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