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278节 (第2/2页)
爹唬不住郭淮,郭淮还是会派大军照常行军…” “为何?当初…我爹三声大吼可以吼退了曹营百万大军!” “今时不同往日!”诸葛恪的眼眸微眯,他淡淡的,沉稳的接着要说话,可话到了嘴边,却悉数吞咽了回去。 张苞却是更着急了。“你吞吞吐吐?这又是为何?” 呼…诸葛恪索性把心中想的,合盘拖出,“何况,你以为曹操百万大军是你爹吼退的?错了,那是曹操畏惧我诸葛叔父,是夏侯惇、曹仁先后在我叔父手中吃了大亏后,他曹操下意识的会觉得,我诸葛叔父绝不会只让三将军一人守这当阳桥——” 啊…这… 一句话让张苞整个人沉默了! 似乎、好像、仿佛… 那张飞大闹当阳桥故事的发生,的确…是离不开曹操对诸葛亮的忌惮! 深深的忌惮—— … … 尘土飞扬,张飞的面前,魏军那千余兵士已经赶来,郭淮站在最中间。 随着前排亲卫的散开,原本的圆阵变幻为了雁形阵,隔着三百步,郭淮与张飞隔空对视。 这是——将对将! “弓手何在——” 郭淮一声呼喊。 他一直想不通,诚然…当年张飞大闹当阳桥时,魏王是忌惮于诸葛亮的诡计,也先后在博望坡、新野城两次吃下闷亏。 这使得生性多疑的他在与诸葛亮的对垒中极其小心与谨慎。 故而…张飞越是单枪匹马出现在当阳桥,魏王反倒越是觉得其中有古怪,越是不敢冒然上前。 但话是这么说,郭淮最不理解的是,丫的…害怕埋伏,那能不能先一轮万箭齐发,直接将那张飞射成马蜂窝… 如此,对方的虚实不就轻而易举的探明了么?何必退军呢? 这是郭淮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。 曾经,他年龄小,身份低,不足以主导一场战役,现在,他的身份足够了,手下有六万大军,当初的想法,自然也能成为现实。 “末将在…” 十名弓手已经站出队伍,郭淮千余亲卫中,多是盾甲兵,弓手还真不多,勉强凑出十个。 “给我射杀那黑脸鬼——”郭淮一挥手,发号施令。 “喏!”十名弓手迅速向前,因为是山道,除了探马与斥候外,兵士们没有马匹,故而…弓手需要向前二百步,与张飞保持一百步的距离,然后…弯弓搭箭射杀。 一时间… “踏踏”的脚步声已经响起,十名弓手迅速上前。 却听得… “嗖——” “嗖——” 突然从张飞所伫立的那边响起了“嗖嗖”的破空之声,紧接着… “啊——” “救我——” 诸如这样的哀嚎声突然响彻,一枚枚弓箭已经在空中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,来势如风,稳、准、狠的从那些兵士们的胸膛中穿刺而过。 十名弓手! 十箭! 均是在二百步开外,稳稳的命中,没有一箭射偏。 这… 郭淮不由得心下一惊,却听得“哈哈哈哈”的一道声音,只见从张飞的身后,一须发斑白的老者缓缓踏步上前,手中的大弓比他整个人都要高,可在他手中宛若玩具一般,身后的箭弧还在晃动。 俨然,他方才便是从那里取箭。 “是黄忠——” 郭淮脱口,他下意识的向后急退了几步。 仿佛…哪怕是三百步的距离,他尤是对这位蜀汉的神箭手颇为忌惮。 要知道,当年…他射杀庞德的那一箭,据说…已经不单单是百步穿杨那么简单!那一箭的射程已经超越了一切古籍文献的记载,是古往今来射程最远,也最是刚猛的一箭! “盾甲兵…” 郭淮再度呼喊… 一众亲兵迅速上前,将盾牌立在郭淮的正前。 哪怕是如此,郭淮的身体尤在颤抖,独自一人面对张飞、黄忠…这两个“传说中”的名将,即便是身后还有六万大军,却依旧让他浑身胆寒。 反倒是此刻的黄忠,他手持蒙古复合大弓,巍然站立在张飞的身旁。 长而密的胡须垂至胸前,随着他的步伐轻轻飘动。 身穿战甲的他,更显庄重与威武,甲胄上的每一块金属片都仿佛讲述着他曾经的战功和荣耀。 那布满了老茧和疤痕的双手,显得异常的孔武有力,仿佛随时都能握紧长弓,射出震撼敌胆的箭矢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