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1246节 (第3/3页)
,女的在里面做手工……便是女娃,只要勤快些,赚的也未必比男娃少……关键,这类的工厂多如牛毛,咱们只要勤快儿点,就是不种地,也饿不着啊!” 这…… 惊讶、惊诧、震动、震撼。 姜囧从小到大,从来没有这么震撼过。 作为曹魏的将军,沔水山庄,他自是不会陌生,可他记忆中的沔水山庄,那是破坏,是对大魏一次又一次的摧残,可现在…… “咕咚”一声,姜囧不由得咽下一口口水。 他突然看到了沔水山庄背后的一面,光明的一面,帮助黎民百姓富庶、安康的一面。 这,这是与他固有印象截然不同的另一面。 不,不只是沔水山庄的另一面,这也是那关麟,是这个全新的大“汉”的另一面哪! “原来如此……原来如此……” 姜囧不由得深深的感慨。 他感触良多,这也是他第一次动摇,深深的动摇。 甚至……通过魏与汉的比较,他会短暂的生出一种想法,一种看似大逆不道,却又无比真实的想法。 在“民”字上,曹操比不上刘备,曹魏也没有一个人能比上关麟。 正直姜囧感慨之际。 “咚、咚、咚——” 只听得一阵锣鼓声响起,街巷中所有百姓都围了过去。 原来是城门旁,一封墨迹淋漓的天子诏令已经挂了出来,是一封“劝学令”。 傅士仁正在指挥小吏将“劝学令”挂好,一大群百姓在围观,姜囧也在人群中,探头看着这一封“劝学令”。 一个文人打扮的为大家念着,“荀子曰: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……咦……” 念到这儿,他突然停了,像很是惊讶…… “怎么了?你倒是接着念啊?” “是啊,怎么突然就停了呢?” 人群中,那些不识字的百姓好奇的询问。 这文人也不念了,索性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道:“朝廷这诏令的意思是要广设官学,鼓励私塾的开设……要让未及弱冠的孩子都能读书……” 也难怪这文人惊讶。 当即就有农人提出质疑,“读书有啥用啊?现在有地的耕地,没地的做工人,读书能干啥呀?” 这个疑问刚刚吟出,就得到了广泛农人的附和。 “是啊,读书有啥用啊?” “读书识字能吃饱饭么?” 也不知道是这话刺激到了那文人,还是文人素来的风骨作祟,面对质疑,这文人突的抬高声调,“读书可以救你们一命……” 然后,他细细的讲解起这封诏书。 原来,这封诏书一共两层意思,第一个是广设学堂,收录未及弱冠的孩子读书。 第二个则是在弱冠时期会有统一的考试,凡是通过考试者,赠予“秀才”之名,可以参加接下来的考试选拔,最终录用为官倒是其次,重要的是……凡是“秀才”身份者,可免死罪一次! 也就是说,原本犯事,该判死刑的,改判为流放。 原本该流放的,改为十几年的牢狱。 当然,这些不是重点,重点是……“免死”……这才是对百姓诱惑最大的两个字。 ……况且,读书还能参加选拔,还能一层层选拔做官?这……这…… 无疑,这就为底层的百姓逆袭……提供了可能! 也就是这一番解释,整个百姓中哗然一片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