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_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99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991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这……

    曹丕无比悲痛的望着倒下的刘桢,先是吴质……又是刘桢,这一刻,他切实感受到了,如今的时局下,一个敌国使者,一个敌国君王之子的生命,就像是蝼蚁一般,任人宰割。

    曹丕也是醉了……这好端端的局面怎么就一、两个月里风云突变,他这“东吴座上宾”,“铁定的魏世子”的计划……到底是从哪里开始付诸东流?

    “魏使?怎么不说话了……”

    见曹丕愕然,孙权接着问,语气低沉,是一如既往的压迫。

    曹丕只能隐忍,隐忍,再隐忍,他咬牙:“没……没什么……吴侯若无其他要事,在下就……就告退!”

    “若无其他要事?哈哈哈……”孙权笑了,“今日孤传召满朝文武,这些文武中有许多人失去了子嗣,有的更是失去了父母、兄弟,是啊……不过两个月,东吴亡了数万人,几百艘战船,十余处城郡,这都是因你大魏背信弃义所至?你曹丕竟还有脸说……若无其他要事?哈哈……哈哈哈……今日,孤与诸臣就是要声讨你,也声讨你爹,声讨那逆魏,孤要让江东、让天下人知晓……逆魏当诛,你们曹氏父子背信弃义,为朝廷耻,为世人笑!”

    果然……

    曹丕想对了,这种时局下的召见……吴侯是要羞辱他,羞辱大魏,声讨他的父亲,也声讨大魏!

    可……

    曹丕就是猜到了这些,他又能做什么呢?

    他只能紧紧的咬住牙,他知道,今日这一关……怕是不好过了。

    更重的羞辱,更多东吴朝臣的讥讽、嘲笑在所难免。

    孙权是要用这一次的朝堂向江东证明他的决战之意!

    他绝不会妥协,绝不会认输!

    那么……

    基于此,曹丕不由得在心头,重重的沉吟:

    ——『我会被祭旗么?』

    ——『我还有命能回去么?』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傍晚时分,夕阳残照在斑驳的宫门上,曹丕黯然走出宫门。

    他的面颊通红,他的脸上不知道被多少老臣扇了多少下;

    甚至……他的衣衫都被强行脱下,然后被强迫穿上女装;

    就这么一身赤红的女衣,他赤着脚……蓬头垢面的一步步向外走出。

    门外……早有百姓闻讯赶来,一枚枚鸡蛋、石子、烂菜叶朝他砸去。

    似乎,所有江东儿郎的死,一切东吴的愤怒悉数都由他一人承受。

    羞辱,这是深深的羞辱……

    曹丕一言不发,沉默的朝那满是“坎坷”与“磨难”的大道上行去。

    有那么一瞬间,他意识到,除非东吴亡国,否则……这份屈辱,他还将一直承受下去。

    大群百姓跟着曹丕走,人声嘈杂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只见得宫门的楼上几只烂木盒子挂起,里面装着的赫然是吴质、刘桢,还有那一个个本是无辜,仅仅因为是“魏人”的身份就被割去首级,遭此大难的无辜商贾、黎庶。

    老百姓们莫不愤愤然的交头私语。

    “就是因为那逆魏的背叛,我东吴才遭逢此难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么多江东儿郎就都白死了么?当杀那曹丕……否则不足以解我等心头之恨!”

    “抗击逆魏……抗击逆魏!”

    在战局极端不利的情形下,最难控制的便是人心。

    恰恰吕蒙最懂人心。

    他醒来后帮孙权做的第一件事儿,就是转移矛盾。

    塑造出一个卑鄙无耻的“敌人”,然后让这“敌人”成为众矢之的,以此转移所有江东百姓的注意力。

    让他们的愤怒有地方宣泄。

    无疑,荆州与关家父子是东吴背刺的一方……东吴是背刺不成反被背刺,也正是基于此……荆州,根本无法成为百姓心目中那众矢之的存在。

    故而,曹操、曹丕、曹魏就成为了江东百姓宣泄愤怒的那个人、那个势力!

    然而,这才只是第一步。

    就在曹丕一步步的走出宫门之际,吕蒙登上宫门,居高临下的宣读着吴侯的诏书:

    ——“孤身为东吴国主,人臣之贵已极,意望已过矣,所图唯保境安民,保一方乐土……然,逆魏背叛,致使东吴遭逢大难……当此危难之际,孤不得以征召兵马于庐江,抵敌于国门之外,逆魏势大,兼之荆州助力,孤亦知此举御敌艰难万险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