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_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98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985节 (第2/3页)

公子,公子有问题待会儿休息时,有大把的事件,再问不迟……”

    说话间,孙鲁班刻意的向前迈步,仿佛嘴巴凑向关麟嘴巴……这个想法……变得愈发的迫切。

    她的心里头还是太想挽救东吴

    她想着的……都是她的计划。

    “不忙……”关麟抬眼隔着窗子看了看天,“长夜漫漫,不差这一会儿……”

    言外之意,他像是一如既往的很好奇,眼前的这一对姐妹会如何评价孙权。

    “小茹方才似乎有话要说……”

    关麟的目光望向孙鲁育。

    孙鲁班也望向她。

    猛地被关麟问道,孙鲁育有些紧张,但她依旧压制着内心的躁动,尽可能冷静的回道:“东吴国主……孙权是么?我……我虽没见过他,但近些年东吴发生的事儿,还是有所耳闻……比如孙伯符将军被许贡门客刺杀,庐江太守李术叛乱,孙家族兄孙贲通曹背叛……还有……山越屡屡的劫掠……”

    似乎是觉得妹妹话有些多了,担心暴漏,孙鲁班就想打断……

    可关麟却愈发的有兴致,“接着说——”

    孙鲁育沉吟了一下,樱唇再度开启:“再加上近年来,江东那边地震、海啸、洪水、冰雹、暴雪、狂雷……年年都会有,还有山越人时刻的劫掠,在这等内忧外患,天灾任何之下,江东却依旧成为了一方富庶之地,百姓安居而乐业……想来,能做到这些,东吴的国主孙权应该是功不可没吧……”

    就如同每一个女儿,都会很佩服自己的父亲……

    孙鲁育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只是,说到这儿,似乎孙鲁育也意识到,她的话有些密了,于是补上一句去解释,“近些年来,我与姐姐回过庐江一次,也去江东探过亲……故而,知晓一些,方才也不过是拙见,还望公子不要取笑。”

    听着孙鲁育的话,关麟微微颔首,他笑了,“说的很对……”

    说话间,关麟缓缓的起身,他笑着继续深入这个话题:“《礼记·王制》中有云中国夷戎,五方之民,皆有性也……中国、蛮、夷、戎、狄,皆有安……这里虽提到了中国,但往往我们只把中原与北方称之为中国、华夏……而诸如东吴,统归为越人、蛮夷!就比如……东吴将军黄盖在给曹操的诈降书中就自称‘江东六郡山越之人,当中国百万之众’,周瑜周都督也说,吴越争衡,非中国所长!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,关麟顿了一下,然后……他缓缓的接着说。

    “山越就是山里的越人,说白了,他们就是吴、越、闽当地的原住民,他们短发文身,擅长林战、水战,还有秦汉之际避乱入山南下的北方人,以及当时犯事进山避祸的,其实……我爹当年在河东解良杀了人,也差一点就南下进山做越人了!”

    关麟之所以说这些,是想让孙鲁育与孙鲁班更了解东吴,更了解她们的父亲,这也能让这一对姐妹在未来更配合他关麟。

    关麟像是在循循善诱。

    “越人,千百年来维持着原始的生产、生活习惯,不与中国来往,楚国的南扩和秦朝的征蛮夷使江南的临水、平原地区有了零星的郡县与聚居地……但秦汉战乱使人口南迁,江南得到初步发展,秦始皇一统中原,江南继续被称作蛮夷,南方只是打下来了,广大土地并没有多少发展……反观山越,部落首领式聚居,自给自足,不建政权,不学习,不建设,不交税……如此这般,江南的文明永远无法进步!华夏的民族也永远无法融合!”

    “同样的在山越,单单有名号的首领就有几十个,没有名号的更多,说是数百万、人人皆兵,时刻威胁着东吴,威胁着孙权一点都不为过……面对这样的敌人,孙权只能联合当地氏族,对山越恩威并施——宽恕犯事藏匿之人,劝说避世不出之人,招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