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977节 (第1/2页)
早有几十艘小船在江面上,似乎是等到了他们的将军,小船迅速的行驶……它们逆风,但它们行驶的依旧迅捷如电。 反倒是身后的大船,伴随着“轰隆隆”的声音,已经有船支开始淹没,彻底淹没在这江中。 仿佛,这江面上……正在谱写的是一手“火与水”、“生与死”的哀歌! …… …… “将军……” 摇晃的甲板上,有副将正一手抱着一处木桩,一边艰难的向徐盛讲道。 “将军,前方是大火与暗桩,后面有濡须口火船直撞,前后船队均燃起大火,风势太大,火无法被熄灭……魏军……魏军也已经行动,朝我们这边包围着杀来……” 前方火海; 后方火船; 魏军杀来……这一连串极端不利的情报,每一条都让东吴水军将士胆战心寒。 哪怕徐盛的楼船在船队的最中间处,暂时还没有被大火覆盖! 这种极端不利的局面,若是换作别人,那什么都没有了…… 可徐盛不一样,他是跟着孙策从一个小卒的身份,用一个个人头换取到如今的地位。 比这再凶险的景象他也见到过、经历过。 恍然间,他徐盛第一次上战场的景象又一次浮现于眼前。 那时的少年将军孙策,正朝他徐盛这样一个小卒呼喊:“你,别用往日的打法,会死——” 然后,孙策竟是无比悍勇的一马当先冲向敌阵。 身旁,他的亲兵仿佛都受到鼓舞了一般,纷纷朝敌人杀去—— 那一刻,徐盛在想: ——『孙将军这杀法?就不怕死么?』 这时,身旁还有兵士提醒徐盛:“莽夫,听到没有,别用以往的打法!” 说话间,有的兵士竟递给徐盛一个盾牌,尽管往日一口一个“一刀盛,必死盛”的叫,可在战场上,没有一个人想让徐盛去死。 因为……战场上,他们是伙伴,是同袍! “给我盾牌干嘛?你连我都打不过,你是在教我做事么?” 徐盛嗤笑一声,并没有接过盾牌,尽管他的言语还是如莽夫一般冷淡,可目光中却闪烁出一丝温柔,那是新兵营里所有人都未曾见过的。 “我打不过你,放屁,你何曾赢过我?有本事这场仗打完了,咱俩比划下,谁被打趴下,谁叫对方翁翁!” 军营里,特别是新兵,最好的就是面子。 而随着这一番话,周围的新兵都笑了,前方真要冲锋的老兵也听到了他们的嬉笑对话。 但他们并没有插口,似乎……他们早就知道,也许现在还能露出笑脸的这群少年,在这战场之后,又能活下来几个? “杀——” 随着牙门将的一声吩咐,徐盛与一干兵勇也追随着孙策向前杀去,因为他们是新兵,所以他们是后队,也因为他们是新兵,他们在最末尾看的最是清楚。 前方传来的是震耳欲聋的喊杀声,那一大片黑影如同黑色的人流,从远处鹏驰过来…… “列阵……” “弓箭手,放箭……” “放……放……” 徐盛清楚的记得。 那时牙门将的大声呼喊,可最后那防御的“御”字都未脱口,“啊”、“额”……一系列的惨叫声已经响起。 还未……来得及躲进盾阵的新兵,已然倒下来一片,身上插满了箭矢。 这其中,就有要将盾牌递给他徐盛的那个同袍…… 看着曾经一起训练的少年突然就没了呼吸,看着那死状恐怖的模样,活下来的人都沉默不语。 那一刻,徐盛意识到,他们死了,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死了,可他自己还活着,战斗还在继续…… 取下箭矢、拉弓、闪身而出、躲入盾阵…… 徐盛开始像是下意识的重复这个过程。 可他们只有几千人,对手有几万人,每一轮对射他身旁都会有人倒下,但每一个人倒下之后,就会有人顶上去,就连孙策的弟弟孙翊……作为新兵的他也在阵中高呼,“孙家儿郎,宁死沙场,不死温床,射……射回去,射回去——” 徐盛像是突然振奋了起来,可紧接着他便意识到,豪言壮语总是容易呐喊出来的,可现实却是无比残酷,因为几轮对射下来,他们这支新兵已经所剩无几! 『就这样……结束了么?』 『我……要死在这儿么?』 有那么一刻,徐盛真的产生这样一种想法。 可就在这时,变故发生,孙策已经一马当先穿过了敌人密布的箭雨,一杆“狮头火纹”神枪在曜日下泛出璀璨的颜色,徐盛听说过……孙策曾铸两剑,一名“赤锋”,一名“霜锋”,赤锋剑自佩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