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324章 达摩悟道伏龙  (第1/2页)
    漆黑的夜晚,有着群星闪烁,点点星光经由未化的积雪映彻,照亮了整座大佛山。    大佛山,本名大覆山,是东阳道最大的三座山脉之一,比邻岭南道,绵延不知几千几万里。    禅宗初祖达摩大宗师于此处悟道,后世大禅寺就建立此间,被除却烂柯、无量之外的佛门诸分支称之为禅宗祖地。    相传,此山之所以改名大佛山,是后世佛门信众,以极为虔诚的姿态,在群山间挑选出最为雄伟高大的一座劈开,将其雕刻成大佛模样。    据说,那尊佛像大极,单单一根脚趾,就足有丈许之高。    “这,这……”    夜幕微风之中,山中简陋的寺院之中,传出一声惊呼。    木少游翻身坐起,望着铜镜中的人影,惊骇后退,连连摸头,好在头发还在。    可这更诡异了!    小道士吓的面色发青,眼前的事情太过诡异了,分明自己还是自己,可对面铜镜里的自己,居然就是一个小沙弥。    “吵吵什么!”    惊呼声中,云道人翻身坐起,吐出口中的佛珠,心中松了口气。    “师父,这是怎么回事?”    木少游惊魂未定。    他看着自家师父,在他的眼中,还是邋遢道人,可铜镜里,也是个小和尚……    “此方仙魔幻境是那位禅宗初祖传法降魔之精神,被天地所铭记所化,不是寻常的遗迹,一切进入这幻境之人,都会变换身份……”    云道人心中也是悸动连连,但他到底沉得住气,虽然声音都有些飘忽颤抖:    “咱们现在,应当是大蟾寺的和尚……”    说话间,他悄悄的推开了窗户,透过星光雪光,他依稀可见外界模样,能嗅到若有若无的焚香之气。    这一切无不告诉他,他真的进入了仙魔幻境,来到了两千七百年前,陆沉逝去,汉皇逝去,禅宗崛起的年代。    “仙魔幻境……”    云道人眼神沉醉,有些熏熏然。    在武林之中,烂柯寺的名头更大,可在佛门之中,其实还是大蟾寺的名头更响的多。    尤其是此时的大禅寺。    ‘也不知那位达摩大宗师是否还在,如果在……’    只是想想,云道人就激动难抑。    那是达摩祖师,禅宗初祖,大蟾寺的十八秘术,烂柯寺的三十六门上乘武学,无量禅院的九门异术,相传最初都是源自这位祖师。    放眼古今三千年,这位都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几位之一,是能够与武圣陆沉、玄洞道人相比的大人物。    云道人不住的看着,也小声的喃喃解释。    渐渐地,木少游平复了心情,只是又有些古怪:“师父,你不是说,这仙魔幻境是咱们水云观的私产吗?”    “……咳咳!哪那么多废话?!”    云道人瞪了他一眼,正准备为他解说其中奥妙,就听得一声钟声响起。    “嗯?!”    这钟声浑厚而悠长,回荡之间,云道人就瞧见附近屋门都被推开,一个个与他们外显打扮无二的和尚走出房门。    “跟着去,不要说话!”    云道人看了徒弟一眼,推开院门。    木少游心中有些发虚,却还是硬着头皮走出去,可他心中的震惊却是无可言喻。    山风、木门、山地、泥土、积雪……    他能够看到的,摸到的所有东西,全都是真实的存在,不见有半分虚假,实在无法相信这居然会是幻境。    走出小院,是一片巨大的广场,说是广场,事实上连半片石板都没有,只是山地被夯实而已。    传言中极尽恢弘的大蟾寺,现在仅有那么一个雏形而已。    碑林、浮雕、大雄宝殿、塔林、大佛像、万佛台、大蟾钟等等后世名头极大的景观,全都不见踪影。    不,并不是都没有。    一边小心与其他和尚套近乎,一边打量着四周环境的云道人眼神一亮,于巨大的广场边缘,山林之畔,看到了一块天然的大蟾石。    那是一块青黑夹杂的大石,不知几千几万斤,高足十多丈,形似大蟾,却极为光滑。    这石头,名头巨大,大到从未去过大蟾寺的人,也能熟知。    这是达摩悟道的大蟾石。    也是后世大蟾寺的象征,禅宗的象征,无数佛门弟子梦寐以求的圣地象征。    达摩大宗师,正是于此石前静坐九年,悟出了禅宗精义,奠定了这个影响后世三千年的的佛门流派的根基。    当!    当!    当!    晨钟敲响,回荡于山林之间。    此时正是隆冬之日,天寒地冻之时,可一众身着单薄的和尚们,却恍若未觉一般,纷纷盘坐于广场之上。    云道人拉着徒弟坐在角落,端详着四周的一切,新奇又激动。    此时的大蟾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