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122  (第2/2页)
不知规矩,伸手便要将那匣子也打开,冷不防朱翊钧一声大喝:“你作甚!”    把她吓了一大跳,慌忙跪下请罪,不知所措。    朱翊钧吁了口气,“起来罢,那个匣子不要动,其他都拿走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翡翠使了个眼色,其他人快手快脚地把箱子都搬出去,她也跟着到外头从旁督导,以免哪个毛手毛脚的小太监小宫女把太子殿下的书弄坏了。    偌大的内殿书房便余下朱翊钧一人。    他走过去,弯腰将那匣子拿起来,掂了掂。    原来分量也不轻了。    再打开匣子,微微一怔,继而失笑。    原来已经这么多了。    只见里头层层叠叠,有些是信,还有些是字帖,自己的,还有那个人的。    指尖轻轻从上面滑过,朱翊钧略有些惆怅。    你为什么不肯回京呢?    今年外察,并不只有高拱希望赵肃回来。    这些年来,太子没少在老爹面前说好话,以致于这位健忘的皇帝,对赵肃依旧保留着很好的印象,而朱翊钧自己日盼夜盼,也想着赵肃能够早日回京,重拾昔日美好的时光。    可是赵肃居然不肯。    不仅不肯,还请求外调,离开山东,最终去了山高水远的四川。    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    你竟宁可去那潮湿艰险的蜀地,也不肯来见我一面么?    少年脸上浮现出一丝忿忿不平,眼角瞥及自己写了一半的信,便要撕掉。    待手掌覆在上面的时候,又舍不得了。    如此反复几次,他叹了口气,拿出匣子里那些信,重新一封封看了起来。    莱州临海,无事之时,便至海边,信步缓行。    海之广袤壮阔,完全不同于湖泊河流,是以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    于此,每回都会忆起殿下想看海的话来,以后若有机会,能与你来此一观,不胜欣悦。    朱翊钧看了看日期,想起来了,这是赵肃去年的信,他记得自己后来还回信,让他记得这句承诺。    赵肃的回信是,铭记于心,不能忘也。    是不能,不是不敢。    他回想起那句话,高兴地笑了起来。    这几年他成长很快,不仅因为跟着宫中侍卫习武强身,身形拔高许多,已经完全长成少年模样,而且功课方面也没落下,有了隆庆帝“珠玉在前”,许多人对太子的要求更是苛刻,他们觉得太子将来绝对不能像其父那般平庸无能。实际上,作为一国太子,朱翊钧已经做得足够好了,起码从来没有犯过什么大错,甚至一日日在众人的目光下成长起来,变得少年老成。    只有在私底下,一人独处的时候,他才会露出像现在这般,十几岁少年的笑容。    “殿下!”翡翠的声音由远及近,人已经跨入了门槛。    朱翊钧收敛表情,恢复那副淡淡的模样。“怎么了?”    翡翠道:“赵师傅来信了。”    “快拿过来!”朱翊钧眼睛一亮,马上淡定不能。    翡翠扑哧一笑。    第70章    朱翊钧奇道:“翡翠,你笑什么?”    “奴婢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