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章 唐朝人很讲理  (第3/3页)
过这么一闹,吴黎对虎子的火气倒是降了几分,也不嚷嚷着要去叫祖君了。    吴宁借机招呼二人帮着他往院外的山路边上搬桌子、器物,一边等着七婶上门。    至于为什么往路前搬桌子?没办法,吴宁和丑舅要生活,单靠那一亩菜田是养活不了两张嘴的。    借着长罗山春夏秋三季游人颇多,到问仙观进香问卦的人也多,吴宁就在这上山的必经之路摆起了汤水摊子,贩卖些粗酒甜汤、酸奶乳羹什么的。    没错,不卖茶点,卖酸奶。    茶在唐时并不流行,听说只有大城里的达官显贵、文人墨客才喝茶,而且喝法与后世相去甚远。    至于酸奶,吴宁也是到了这个时代才知道,原来唐时就有酸奶了,而且是主要饮品,几乎家家都常备。    而吴宁这个汤水摊子算是取了个巧。    从房州城到长罗山五里的路程,间有村庄,但却是没什么店家。这一路要是走路过来,多多少少还是挺考验脚程的。    到了山下,正好路边有个能解渴歇凉的汤水摊子,只要是怀里有几个余钱的城里人,多半会停下来,吃碗淡酒、酸乳什么的解解劳累。    ......    这不,摊子出了一半,已经开始有客人光顾了。    两个作文士装扮的行人顶着大太阳上山,眼见路边的树荫下摆着矮几、矮凳,下意识就靠了过来。    “小郎君,这是所售何物?”    吴宁一乐,急忙起身,用布巾扫了扫矮凳,“两位客官,先坐,先坐!”    书生嘛,讲究个面子,只要人坐下,就算瞧不上摊子上的汤品,也不好意思抬屁股走人,多少会点上一两样,这生意也就算做成了。    招呼二人入座,“乡野小摊无甚花样。”一指旁边的坛坛罐罐,“只售些清酒酸乳、甜汤梅羹,还有冰梨汤、枣子糕。”    “二位看看,想来点什么?”    两个书生本就走的乏了,被招呼的又是极为受用,听吴宁这么一报,倒是心情更悦。    “呵,花样儿还不少。”    其实啊,不少个屁,城里随便进个汤水店都比这多出不知多少品类。只不过吴宁能说会道,招待的周全罢了。    “这酒水怎么个卖法?”    吴宁回道:“论碗售卖,四文一碗。”    “嗯?”这回书生却是一拧眉头,“这价格不对啊?”    城里就算稍稍好一点的食店,一碗清酒的价格也不过三两文钱,而且还是上好的米酒。    怎么....    怎么这么一个村边的野摊,张嘴就卖四文了?    想到这里,二人脸上立时不悦,“你这郎君好生jian猾,只当我二人好欺不成!?”    那架势,大有掀桌子就干的气势。    吴宁暗自撇嘴,心说,景区消费了解一下?跟你闹戏呢!    可嘴上却不能这么说,驾轻就熟神态依旧。    “好叫二位知晓,这城里的酒价确实比小子这里低的。”    书生逼问,“那汝还敢卖如此高价!?”    “您二位听小子说嘛。”吴宁耐着性子安抚,“城中酒钱确实低,可是二位想必也是从城中一路走过来的,这五里山路,端是难走吧?”    二人皱眉,无端端的提什么山路。    “那又如何?”    吴宁道:“小子这酒非是自产自酿,也是从城里一坛一坛背回山上的。”    说到这里,吴宁摆出一副诚恳之态,“谋生不易,多卖一文,全当是小子的辛苦钱吧。”    “......”    “......”    两个书生不搭话了,涨红着脸瞪着吴宁。    你这份辛苦还挺贵!!    良久,猛的双手环抱,长揖下拜。    “出言不逊妄论事非,多有得罪,罪过罪过!”    “......”    啧啧啧,吴宁站在那直砸吧嘴,古人淳朴啊!    这么一看,大唐也没啥不好的,咋都这么讲理呢?    ......    ,苍山月的獒唐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