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38章 哩不要骗我吼  (第1/2页)
    一般的学生周末巴不得睡懒觉,因为平常上课很累人。    可马凉不同,他压根就不需要认真听课,作业写起来也比一般的同学快很多,根本没啥太大压力。    这就是文科类专业的好处,作为重生大佬,知识在他脑子里都是现成的,大学读得那叫一个轻松。    昨天初步完成了家教任务,马凉很是欣慰。    苏小米这丫头总算转了性,接下来他应该可以多混些日子,家教的工资也能涨上不少,想想都觉得美滋滋。    所以今天他一大早七点多就爬起来了,打算去一趟市区。    不赶早不行啊,下午还得去给苏小米那丫头补课(混课时)呢。    不顾室友们的叫骂,他乒铃乓啷一顿折腾后就出门了。先跑去食堂吃了个早饭,然后就坐着公交车往市区而去。    去市区他现在可舍不得打车,从松江大学城打车到市里面至少要一百多块钱。    尽管助学贷款批下来手头宽裕了点,他也不会奢侈成那样。    反正周日也不怎么堵车,坐公交进市区也不会多花很多时间。    今天专程赶去市里,是为了打探货源去的。卖盗版碟看着简单,货源可不是那么好找。    主管部门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但这玩意儿毕竟上不了台面。    他只能根据记忆中最有可能找到货源的地方,去那边转一圈试试运气。    足足两个多小时后,马凉才到了地方——虬江路电子音像市场。    在郊区的大学城就读,出行很不方便,不过这年头本科生能在市区上学的高校也没几个了。    市中心的校区多是留给那些盈利更丰厚的在职研究生们,以及那些来总裁班再充电的土老板们。    等以后赚了钱应该给自己买辆车,不然这出行可太折腾了。    松江大学城的交通真正便利起来,还得等到地铁9号线开通以后,可那会儿他都已经要毕业了,哪里还享受多久。    所以要想日子过得好,还得先把钱来搞。    找盗版碟的货源,去什么电脑城、数码广场指定是不成的,必须要到更接地气的电子音像市场才更有可能找到。    而虬江路电子音像市场,就是魔都自发聚集起来的一个音像批发市场。    其成型基本和官方规划没有任何关系,完全是由早年间的二手市场发展而来。    早在1945年前后,一些霓虹国侨民在回国前将带不走的东西拿到虬江路这一带变卖,这里便开启了卖二手货的历史。    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不少“头子活络”(头脑灵活)的商户从珠三角批来货物,学着羊城海印桥下旧货市场摊贩的样子,在虬江路售卖,使这条路上的二手货生意日渐兴旺起来。    然后就有了各种商贩在此兜售,形成了批发零售一体的集散地。    不少音响设备和音像制品商也来到在这里谋得了一份商机,渐渐扎下了根。    就在今年5月,东海音像城在虬江路正式对外营业,是此时全国最大的音像批发中心,也是长三角最大的音像零售中心。    虽然那边很多都是正版音像制品商家,但盗版产品肯定也少不了在偷偷销售。    不过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。    虬江路电子音像市场生意虽然兴旺,十几年后也不免落得一个改建搬迁的命运。    可现在才2005年,虬江路电子音像市场正是最红火的时候。    各种VCD、DVD、家庭影院皆有销售,收音机、CD机、MP3随身听也是应有尽有。    就连很多走私的进口高端组合音响以及数码相机、摄像机,都能在此淘到便宜货。    不得不说只要不管制,民间的经济活力强到让人瞠目结舌。    只有想不到,没有买不到。    马凉到了地头,也不禁为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