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十九章 第三杯茶 (第2/3页)
起无数鲁国人注意,很快,孔子逝世的消息,传遍了整个鲁国,而鲁王更是带领百官前来凭吊。 曲阜阙里,一时间,充满了悲鸣之声。 所有学生,都自发的披麻戴孝,以孝子身份为孔子送行。 曲阜阙里来了很多人,都是自发来的,都来缅怀这一个圣人的离去。 应孔子要求,孔子的墓穴和亓官赤的墓穴合葬了。 孔子坟墓之地,学生们与孔子感情极为深厚,哪怕孔子离去一个月了,也没有一人离去。 甚至,不知谁开了个头。将所有日用品,全部搬来孔子坟墓之处,在孔子坟墓之地,住了下来。 守孝! 孔子学生要给孔子守孝,从第一个人开始,陆陆续续所有人都搬到了孔子坟墓四周居住。 不止孔子学生,鲁国之中,无数受孔子德化教育之人,纷纷搬迁而来,搬到孔子坟墓之处。 每日看着孔子坟墓,好似这世间圣人,还站在面前一般。 很快,这墓地之处,聚集了无数前来守孝之人、之家。 在鲁国更是因为这种‘从墓而家’,引起了巨大轰动,轰动到不止鲁国,整个天下都为之震惊了。 从墓而家?这天下,也只有孔子一人,在死后,还能引起如此大的感召。 这一刻,天下崛起的各路圣人,一瞬间在孔子面前都变的黯然失色,这一刻,天下各国君主,都叹息的举杯远敬孔子墓地方向。 这一刻,整个天下都记住了孔子。 孔子墓穴之地,至此被称为孔里,而孔子故居被命名为‘庙堂’,至此新入儒家的子弟,都会对孔庙进行祭祀,以示对孔子的感激。 ---------------- 越国! 一片大湖之上,范蠡与西施泛舟之中。 西施依靠在范蠡的怀中,心情不是很好。范蠡咬了咬牙,眼中闪过一股狠厉。 “西施,我已经留书信给文种了!”范蠡温柔的安慰道。 提到文种,想到这些年的经历,西施身形猛地一颤,如惊弓之鸟一般。 范蠡心疼的紧紧搂着西施:“你放心,这一次,我不会再仁慈了,孔子原来早就看透了一切,他要我每日自问‘我想要的东西,本来属于我吗?是谁,让我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东西?是谁?’” 西施看向范蠡,眼中闪过一丝意外。 “你本来就是属于我,是文种让我失去了你,任由勾践、夫差对你我……!”范蠡眼中闪过一股狠辣。 西施低着头。 “放心,我给文种的那封信,能保证挑拨勾践与文种,让勾践将文种赐死,你我就等着消息吧!”范蠡沉声道。 “真的吗?”西施看向范蠡。 看着如惊弓之鸟的西施,范蠡越发心疼。 “没错,鲁国传来消息,孔子先生逝世了,等文种被赐死,我们就去祭奠孔子先生,感谢其对我们的帮助,然后,我们就隐姓埋名于天下,只做商贾之事,再不参政!”范蠡温柔道。 西施流着泪水,点了点头。 ----------------- 湛卢山! 兵圣孙武,看着干将,递出孔子给的那份手令。 “孔子先生逝世,家师难受,这些日子无心铸剑,过些天,才能重新起炉,家师说了,此手令可以取一柄圣剑,孙先生请稍等一些时日!师尊的圣剑出来,执此手令,即可给你!”干将郑重道。 孙武点了点头,扭头遥看鲁国方向,露出一股苦涩之意。 “孔子先生,我已经离开吴国了,还是你说得对,我没你看的明白,这些年,陆续有圣剑落入吴越两国,可是呢?他们嘴上说多么在乎我,却没有一人愿意将圣剑给我,我立了多少功劳啊,孔子先生,待我取了剑,前去为你扫墓!”孙武对着孔里恭敬一礼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 孔子逝世几年后。 老子在学生引路下,骑着青牛,路过了孔里不远处。 “老师,您何必要多绕路,走孔里啊?” “是啊,老师,孔子的儒道,两次大败于你,如今人都死了!” “我也是第一次看到,有大道学者,将自己悟道悟死的!他不会稍微修行长生吗?” “老师,孔子死了,他的大道,泯然众生了!” “老师,区区儒道不值得!” “若孔子还在,那儒道还能称道,如今,孔子都死了,儒道,根本不足为虑!”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