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五十五章 功成震河朔,余威定风波3  (第2/3页)
众市井游侠、剑客等亡命之徒。    注意,这两个词在汉末三国,可不是褒义词。    所谓游侠剑客,其实与盗贼刺客区别不大。    详见作者的话,此处不再赘言。    凉州牧满宠麾下正缺人,这些亡命之徒又绝非庸碌之辈,让满宠带他们去凉州组成情报网,绝对属于人尽其才、物尽其用。    于是赵旻颔首:“便如此。”    首发&:塔>-读小说    满宠又道:“主公,刘子台曾与曹子廉一起,于许都积蓄巨资,主公不可不察也!”    赵旻心知肚明,这就是刘协不追究刘勋罪责、而让刘艾带走审讯的根本原因。    赵旻冷笑道:“无妨,刘子台罪大恶极,其人必将伏诛!”    见张辽欲言又止,赵旻给其人使了个眼色。    满宠何等精明?    他当即会意,于是对此事揭过不提,转而道。    “主公,天子近日来,连续召见多位重臣,或有意重设前汉中书令之职,宠已探明,孔文举或将出任此职。”    中书令在前汉,也就是西汉,为内朝宦官担任;东汉无此职;    曹丕禅代刘协后,为防尚书台专权,将掌管宫廷秘藏图书的“典司经籍”这一秘书机构,改为“中书”,由当时两位得宠的秘书郎刘放、孙资出任秘书监、秘书令。    刘协确实有才,他能想到以“中书”这一机构来制衡尚书台。    塔读@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    此君明明满肚子坏水,却偏偏要装成委屈的受害者模样。    熟知赵旻秉性的颜良,好险没憋住笑。    赵旻的同类人董昭,则垂首偷笑起来。    刘晔表情有些古怪,但最终,他成功忍住了偷笑的冲动。    他清楚,刘协要倒大霉。    不了解赵旻本性的贾诩站不住了。    “主公,当今天子虽聪慧,年龄却幼,天子如此举动,恐将寒忠臣义士之心也。”    赵旻心道:被刘协寒到透心凉的人还少?你没发现连老子老叔这等义士,都不愿帮刘协了吗?    赵旻至此已彻底搞清楚,为何汉室正统观念如此根深蒂固,刘协却最终连个风浪都没掀起来的根本原因:    刘协太刻薄寡恩!    首发&:塔>-读小说    为了刘勋那些巨资,你刘协便可以赦免其人重罪?    我请问你刘协,你让辽哥情何以堪?    你答应,老子不答应!    【作者题外话】:游侠、剑客之事,下一章咱们再介绍。    刘勋与曹洪之事,前文皆已提过,详见《魏书司马芝传》。    “中书”、“秘书”及“尚书台”之事,前文已详细介绍。    刘协的处境,比曹髦好出百倍,而且汉室正统观念深入人心,在这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之下,刘协做得还远不及曹髦…    这足以证明,刘协刻薄寡恩,不得人心。    郑庄公与共叔段之事,详见《左传》中《郑伯克段于鄢》。    接着上一章,继续为您说。    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    上一章咱们分析了刘岱、刘虞、刘宠和刘备。    这一章,咱们聊一聊长江流域的宗室们。    益州牧刘焉、荆州牧刘表、扬州牧刘繇,分别占据了长江的上、中、下游。    由此可见东汉朝廷对其寄予厚望。    遗憾的是,他们很快就辜负了皇帝的期待。    (1)益州牧刘焉    刘焉应该是汉末最先出镇的京都宗室。    “废史立牧”的计划,最初就是他提出的。    (刘焉)乃建议言:“刺史、太守,货赂为官,割剥百姓,以致离叛。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,镇安方夏。”--《蜀书刘焉传》    刘焉在益州,遣别部司马张鲁入汉中,断绝斜谷,杀害汉使。又自制伪具(銮服器物),僭拟乘舆(礼制等同天子),俨然一副皇帝派头。    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    焉意渐盛,造作乘舆车具千馀乘。--《蜀书刘焉传》    虽然诸书均称刘焉“早有异志”,但因为《刘焉传》录在《魏书》之中,可知原稿的最初执笔者,是狗贼王沈而非陈寿。    因此,关于刘焉野心的记载,需要剔除立场倾向。    广汉董扶私谓(刘)焉曰:“京师将乱,益州分野有天子气。”焉闻扶言,意更在益州。--《蜀书刘焉传》    诚然,刘焉是个野心家;但这种念头究竟是何时产生的,则有待考证。    实际刘焉与刘虞一样,亦曾出任过东汉宗正(皇室成员事务管理员),绝不是毫无忠孝之心的无赖。    (刘焉)历雒阳令、冀州刺史、南阳太守、宗正、太常。--《蜀书刘焉传》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