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三百零三章 亲自上门送证明  (第2/2页)
  这是她小时候最想去的地方,可是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奢望。    她一个穷人家的女儿,能在扫盲班认些字就不错了。    夏青在镇里的小学转了一圈,这里的两个老师正巧是她扫盲班的老师。    她们还记得夏青小时候每天休息的时候搬着个小板凳来听课的样子。    夏青看孩子们还有从家里带黄豆来学校当午饭的,村里的孩子读书条件太苦了,有几间校舍都还是危房。    她就想为学校做点什么。    江源知道夏青特别同情不能上学的女孩子,也很支持她。    两人没有直接把钱捐给学校,而是请了人每隔几天给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。    知道夏青给乡里小学捐款的王秀娟,像疯了一样跑到夏青借住的院子门口,破口大骂她假好人,连自己爹妈亲弟弟都不顾,做这些都是为了收买人心。    赶巧那天夏青和江源一起赶大集去了,没听见王秀娟骂她。    夏青现在是夏家村之光,村里的娃娃以后有一大半都在学校吃上了夏青给捐的爱心午餐,有时是土鸡蛋,有时是豆腐干,偶尔还会有土豆炖肉。    孩子读书的校舍夏青也从村里请了人去重修,大家过年前还能挣上一笔工钱。    王秀娟骂女儿的话没说上两句,就快被村民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了。    她抱着头逃回家的时候头上还有几片烂菜叶子。    自从那天把夏青的那一页户口本给烧了,夏广全再也不理她了。    儿子每天也是有啥吃啥,吃完就一个人窝在房间里。    再看夏青这边,全村都在期盼着她和江源的酒席。    转眼到了吃酒那天,村里人十有八九都吃席去了,热闹得都快赶上过年了。    席面上好几个肉菜,水酒也管够。    夏广全家里烧着火炉,炉子上煮着点稀饭,一家三口默默无声的吃着。    村子里的欢声笑语让夏广全坐立难安,这真比拿鞭子抽他还难受。    到这一步,他也不得不和儿子谈一谈:“冬冬,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?    爸这腰是不行了,你要是不下地,别说过两年娶媳妇儿,家里吃饭都成问题。”    夏冬冬道:“爸,我打算出去打工。”    他这一年半来,在煤炭吃了不少苦,让他心性成熟了不少。    虽然他里还是埋怨夏青没有把赎他出来,但夏青的冷酷让他清楚地知道,他姐是不会帮他的。    而且眼下他爸夏广全的腰也不行了,家里失去了唯一的劳动力,他已经没有人可以依靠了。    王秀娟现在情绪不稳,他也不可能指望她能帮他多少。    就家里几亩地,她都未必能撑得起来。    在煤矿里掰着手指数日子,治好了他的傲娇和好高骛远。    他也不再是从前那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。    王秀娟听说儿子要出去打工,满心的不舍:“你才回来多久,也不在家多歇上一阵子。    你这岁数出去卖苦力能挣多少钱?    不如在家老老实实种地,总有口饭吃。”    夏冬冬道:“妈,我已经决定了,过完年我就和雪见哥他们一起进城,有他们和几个老乡互相照应,不会有事的。”    王秀娟抹着眼泪道:“都是你姐没良心,她自己做了城里人,把我们扔在乡下挨日子。    情愿把钱捐给乡里不相干的学童,也不愿出钱给你结婚作彩礼…”    夏广全已经不想和这个女人对说什么了。    夏冬冬道:“好了,妈,你能不能别再抱怨了。”花落谁嫁的重回八八:我嫁了在打工的江医生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