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760章 统帅府(3) (第1/2页)
别开生面的餐厅,让大家对未知的美食都充满了期待。 很快地,第一道菜被送了上来。 可是看着盘子中的食物,大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。 盘中之物被切成丝状,却晶莹如玉,散发着带有质感的光泽。仿佛不是吃食,而是绝世宝物。 上面又细细的撒了切碎的蒜末,淋了辣椒油,红、绿、白三色彼此辉映,分外清爽。 “中恒,此乃何物?” 左梦庚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率先动筷夹了一口。 “大家都尝尝。” 众人见他吃了,便纷纷跟上。 东西进入到嘴里,众人细细咀嚼。 只是觉得此物颇有韧性,同时带着微涩的咸味,但是因为各种佐料拌得恰到好处,反而有一种特别透彻的舒爽。 可以说,这第一道开胃的凉菜就征服了大家。 直到这时,左梦庚才揭开谜底。 “此物名曰海带,库页岛那边比比皆是。当地土著多有食用,吴将、梁发等人见了,也送了一些回来。此物不但可以凉拌食用,亦可以熬汤、炒菜。我已让农业部组织人手,在山东近海研究养殖,希望日后可以普惠大众。” 后世一直有一个误区,以为古书上所说的宽布便是海带。 其实不是。 古书上所说的宽布,其实是大叶藻,但并非藻类,而是植物。 而海带则是褐藻纲、不等鞭毛科的真核生物。 也就是说,海带其实不是植物。 如今这个时代中国的沿海是不产海带的。 零星有的一些,也都是从朝鲜进口,只供皇室和少数大臣食用,根本在民间没有普及。 到了近现代,国内的海带基本上都是从东瀛进口而来。 东瀛明治维新的主要赞助资金,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商人向中国走私海带的积累。 一直到1927年,东瀛学者大槻洋四郎开始在大连进行养殖,海带才渐渐适应了中国沿海的环境,并逐渐传播开来,成为家喻户晓的餐桌食品。 而在明末这个时代,海带无疑是一种新奇的食物。 “千万莫要小瞧了此物。这东西生长速度奇快,产量十分可观,而且收获也十分容易。倘若能够在沿海进行养殖,将可以极大的弥补食物的短缺。而且这东西营养丰富,对人体有莫大的好处,尤其是生产后的孕妇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。” 众人听了啧啧称奇,对于后面的菜品也更加期待了。 下一道菜,也是他们不曾见过的。 稀松平常的米饭,并没有盛在碗中送上来,而是用紫菜包裹,中间还夹杂了胡萝卜、黄瓜、火腿、肉松、三文鱼的东西,还撒了芝麻、淋了香油。 “这是东瀛的寿司,是东瀛人上上下下日常的食物。” 众人跟着左梦庚再次品尝。 “嗯,此物清淡,颇合老夫胃口。” 寿司寡淡的味道令大家并不是十分喜欢,唯独侯恂、李邦华等年龄大的多吃了几个。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 黄宗羲倒不愧是军人。 “这寿司制作成型,保存容易,倒是很方便携带出门。倘若下田劳作,亦或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