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八十一章 面圣(2)  (第2/2页)
张越惊讶的,却是这竹符的形制。    “这就是一个身份证啊!西元前的身份证……啧啧啧……”看着竹符上记录的文字,张越感慨万千。    这上面不仅仅记载了他的名字、年纪、家庭住址、身份地位。    连他的身高、体重和相貌特征也记录的很详细。    更重要的是,张越听送这竹符来给他的官吏说,此物是一式三份,一份给他,一份交给卫尉衙门,悬挂于宫门之上,最后一份存档,保存到少府内库之中。    如此,以确保没有人能冒名顶替,蒙混过关。    这样的制度,出现在这西元前,只能说逆天!    若只是这样,张越可能还不会太过惊讶。    毕竟,历代皇宫的出入检查都很严格。    但是……    原主的记忆告诉他,不仅仅宫籍如此。    户籍也同样如此。    编户齐民之下,士民的户籍信息登记记录,也非常详尽。    虽然没有宫籍这样严苛,但却也详细记录了每一户家庭之中的成年男丁的姓名、年龄、身高,拥有的合法财产等等信息。    更夸张的是,连牛马,也有相关信息登记。    据说在秦代的时候,还要夸张。    商君耕战体制下,连百姓的朋友是谁,也会有所记录。    详细到具体个人的身份、地位、财产信息,就像一张天罗地网,将世界囊括其中。    国家的动员能力和战争潜力,因此被提升到一个近乎夸张的地步。    以至于如今的汉室,在当前体制下,轻轻松松,就可以拉出百万民兵。    贰师将军李广利两征大宛时,汉室就是一声令下,就拉起了一支十八万人的民夫队伍,保障前线大军的辎重需求。    如此恐怖的动员能力和执行能力,简直吊打之后历朝历代。    恐怕仅有李唐全盛时期的府兵制度与后世那个现代化帝国,可以超越一下了。    但……    说出来,你可能不信,这样的制度,还是被阉割和削弱过的制度。    在秦代,商君耕战体制下的秦国,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到这一切。    据说长平之战时,秦国上至八十的老翁,下至八岁稚童,无分男女,统统投入了战争之中。    “真是让人神往呢……”张越想到这里就感慨起来。    他正感慨着,公车署署令王安就走进来,对他道:“张秀才,陛下有命,命您即刻入宫觐见……请秀才立刻沐浴更衣,稍候会有宫中贵人,前来接您……”    “哦……”张越听了,忙谢道:“多谢明公相告!”    “客气了……”王安笑着道:“只求秀才能在陛下面前,为在下美言几句就好了……”    这个公车署令,他是作腻了。    没有什么油水——来这里的人,要嘛是穷光蛋,要嘛就是达官贵人。    穷光蛋没得什么孝敬,至于贵人……他去孝敬还差不多。    工作压力却大的惊人,要不是想着在公车署可以接近很多潜力股,他早就辞官不干了。    “明公客气……”张越笑了笑,没有答应,也没有不答应。    这长安城,他初来乍到,连此地的游戏规则与水深水浅都没有摸清楚,当然不能随意许诺或者拒绝他人。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