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千四百七十七节 薄世回京 (第1/3页)
坐在马车之中,薄世凝望着长安城的城墙,思绪不禁发散出去。 自元德二年,受命为新化令、护濊别部校尉开始,他在安东经营五年,期间遭遇了种种困难和磨难。 但他都挺了过来。 并且取得了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绩。 今日之新化,常住人口几近十万,其中,超过一半是归化的濊人、马韩人、真番人、扶余人、鲜卑人、乌恒人。 这些过去的夷狄,如今都已经衣冠中国,读圣贤书,行诸夏礼。 不过呢,薄世自己也知道。 自己其实也没做什么了不得的事情。 不过是选贤任能,从善如流罢了。 地方上有事?那你们地方上的人自己先商量,协商不行,他再出面。 这也本是黄老派的传统治理之策。 与民休息清静无为,若非必要,绝不干涉百姓的私生活;只要百姓不触犯法律,他们爱干嘛干嘛。 想淘金就去淘金,想捕鱼就去捕鱼,想开荒就去开荒。 山泽盐池和矿山江河,全部开发,不设任何限制。 甚至在后期,连游侠们联合起来,出境去抓捕和围剿生番野人的部族,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 只要他们不犯法(在安东治下),管他们呢! 官府只需要维持正常秩序,稳定社会治安和经济就可以了。 但这三年多来,安东的变化,却渐渐超乎了他的想象。 甚至超出了他的控制。 杂家思想大行其道,用众和贵众之说,充斥官衙和民间。 无数人大喊着‘贤愚在心,不在贵贱,信欺在性,不在亲疏’。 然后开始了各种自治、自洽和自我协商。 作为都督,薄世当然不能不管,也不可以不管。 因为这明显超出了国家法律的允许范畴之内,更可能使得地方势力坐大。 但,作为黄老思想的拥泵,他的本意,却也不想干预太多。 于是,干脆就玩了个‘公议’之制。 地方自治?可以! 但要官府点头,且由官府主导。 不能让其他人自说自话,自行其是。 最初,薄世以为如此一来,应该就可以让安东之地回归正道,使民风淳朴,即使不能做到鸡犬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,也应该可以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。 但怎知…… 想着今日安东的局面,薄世也是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,感觉有些胆战心惊。 “也不知是对是错啊……”薄世叹了口气,心里有些担忧。 今天的安东,在黄金和鲸鱼以及屯垦团的相互作用下,非但没有出现什么‘民风淳朴’,恰恰相反,民风彪悍至极。 地方上豪杰遍地,山林之中,好汉如云。 安东地区的人民,无论他来自哪里,基本都是笃信着‘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’或者‘勤奋就可以让生活更好’。 所以,安东人的性格,说的好听点,叫‘慷慨激昂’‘胸有鸿鹄之志’,说的难听点,其实就是胆大妄为。 在元德三年到元德四年,安东淘金潮最疯狂的时候,除了屯垦团和各大主要城市外,其余地方,一度混乱不堪,罪案四起,光天化日之下,也有杀人越货和抢劫劫剪的事情发生。 当时,都护府只能束手无策。 因为根本没有办法管这些事情。 游侠们本就冲动,到了安东,没有了管制和官府的铁拳,更是无法无天。 哪怕是薄世这个都督,对这种情况也是束手无策。 只能派遣军队,沿着主要道路巡逻。 至于荒郊野外…… 那些地方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,没有人能知道。 到了元德四年夏天,马邑之战进行的时候,安东的商贾和地方上的贵族,终于无法忍耐游侠们的嚣张了。 他们联手要求都护府衙门严打一切非法活动。 由此,出台了《备盗贼令》,这部经由公议后出台的安东地方法规,在沿引了汉律的《贼律》的相关条文的同时,对各类恶性治安案件,予以更强力度的打击。 对于游侠犯罪,更是几乎零容忍。 完完全全,就是拿着法家对待犯罪的态度,对于一切行为违法之事,采取严厉打击。 以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