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千三百四十三节 尸山 (第2/3页)
是片刻功夫,三个细柳营骑兵校尉部,总计三千七百余骑,就已经列阵完毕。 不过,相比于匈奴人厚实、密集而且乱哄哄的阵型。 汉军的阵列,无疑就薄弱得多了。 所有骑兵,分作三列,每列之间距离约有五十步到五十五步,而且,两个不同的骑兵队之间,还留有一条可供一马进出的通道。 但,即使是两伍之间的联系,也异常紧密。 整个阵列,就如同一个完美的艺术品,让人看得心旷神怡。 “敌骑距离三百步!”前方的斥候高声报告着测绘的结果。 “三百步吗?”张次公转头看向自己的身后,微微挥手下令:“甲部校尉准备,乙部校尉候命,丁部校尉及别部司马进入游射状态!” 随着他的命令,细柳营各部立刻就开始进入了作战状态。 人人马刀出鞘,检查手弩,磨刀霍霍。 张次公站在山头上,望着这将近四千秩序井然的士兵们,危机感在他心中陡然升腾。 他知道,此番他能领军出征,并且担任细柳营骑都尉,位居于卫驰和义纵之下,这全靠了义纵提携! 但,他假如不能跟上时代展,适应和学习汉军的规则,那么,即使此战得胜,他未来也不会有什么成就。 如今当军官,可不像从前,只要读了一本兵书,再在军队里熬一熬资历,总能等到机会。 现在的汉军军官,尤其是高级将领,那个不是通读孙子、孙膑,对《六韬》《太公兵法》倒背如流? 甚至不乏有人自己著书,写出了兵法著作的大能! 大军之中,更是卧虎藏龙,英雄豪杰不知几凡,列侯满地走,封君不如狗! 如今,想要在汉军之中立足,不仅仅需要有能力,有手腕,有关系,有知识文化,还得会数学! 数学不好的人,连当个校尉的资格都不看。 武苑之中,最热门的课程,也从来都是算术相关的讲演。 没有办法,现在当兵,不懂数学,还真玩不转。 譬如胸甲军官,不会程氏定律,算不清楚敌我兵力对比,哪怕是勉强扶上去,也会被下面的士兵赶下台。 又如弓弩部队,你若连三角测绘也不懂,那就拜拜吧! 哪怕是现在看上去似乎用不到数学的轻骑部队,其实,你不懂数学,也是玩不转。 就如现在,这三个校尉部的列阵,就大有学问! 在外行人眼里,这只是三层列队而已。 就像过去的秦军汉军的弓弩部队一样……不过,弓弩部队分列,是为了追求火力的持续性和覆盖打击,但这骑兵分列? 不是平白摊薄了战斗力吗? 但事实上…… 这却是有着公式,还有着学问的。 正如现在,在张次公眼里,匈奴人的骑兵队列,就好似一团杂乱无章,毫无章法的数字。 而汉军阵列,却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,整齐有序,目标明确的数字。 最重要的是…… “这么多人挤在一起,人马相连,也只是看上去有力罢了……”张次公在心里轻叹着。 匈奴人的做法,就好似是一个浪头打到沙滩上,也就一锤子买卖罢了。 一旦受挫或者攻势被阻止,等待他们的,只有败亡! 而汉军则不同。 汉军的作战方法,类似于潮水,一浪接一浪,而且前后照应,彼此呼应。 非但没有削弱自己的战斗力,反而使得自己的战斗力呈几何数字倍增。 倘若有后世的人在此,恐怕会被汉军的骑兵阵列吓一跳。 因为这种列阵方法,正是蒙古骑兵全盛之时惯用的对敌阵列。 轻骑分成三排,次第出击,用精准的弓弩和强大的近战劈砍能力,击溃和消灭敌人!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就在此时,汉军中央侧翼,系雩难率领的黑鸦骑,就像一道巨浪拍上沙滩一般,撞上了刚刚弥合了缺口的汉军盾阵。 仅仅是在这个瞬间,他们就在这个阵列上,撞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。 这也是步兵为何难以抵御骑兵的缘故。 任你是重甲巨盾也好,还是长矛如林也罢。 面对骑兵,都必须万分小心和警惕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