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三百二十二节 可怕的胥纰军 (第3/3页)
多,再疯狂,也只是送菜而已。 特别是对于汉军,尤其是纪律性和组织性非常强的汉军主力军团而言。 一个防御完备,有着基本工事作为依托的营垒,足以在野外,用三千人硬抗一万骑兵一天而不败。 只要支撑一天,后续援军赶到,即使不能击败敌人,也可以全身而退。 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,这些骑兵的射术……”徐兴国心有余悸的道:“这些骑兵,是匈奴单于的依仗,在其他匈奴万骑里,五百骑之中,能有一个射雕者,就已经算精锐了……但,在胥纰军之中,以某当年所见,几乎每十骑就有一个射雕者或者准射雕者!” “其箭术精湛,而且准头非常高!” “五十步外,就可以做到箭无虚发!” “吾兄,就是吃了这个亏……” 徐兴国闭着眼睛,回忆着自己当日的所见所闻。 匈奴骑兵,在靠近汉军阵前五十余步外,忽然集体发力,箭如雨下,而且准确度高的惊人。 前排的材官,在刹那间就倒下了百余人,而且,大半是军官,或者处于关键位置的军人。 然后,他们忽然向两翼散开,不停的游射,将其的箭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。 要知道,当时,无论是匈奴还是汉室,都没有马镫和马鞍,骑手要在马背上,而且是高速运动的马背上开弓,本身就很难,一般人都需要放慢速度或者干脆静止,才能开弓。 但这些匈奴人,却是天生的骑手。 他们在光滑的马背上,也可以自如开弓。 当时他的兄长,立刻就因此吃了大亏,前排的材官,损失惨重。 而后排的弓弩手,射出去的箭矢,却很难对这些散开而且高速机动的骑兵造成威胁。 他兄长的军队,因此阵型大乱。 在野战,步兵面对骑兵,一旦阵型混乱,后果可想而知。 那一战是飞狐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战败。 三千军队,被匈奴人像赶饺子一样,赶下了冶水。 死者不计其数,最终,能够活下来的人,只有百余人。 徐兴国是运气好,他在冰冷的河水中抓到了一块战车的残骸,接着浮力才没有被淹死,即使如此,他在获救后,也足足养了一年,才将伤势养好。 但他的兄长和其他同袍,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。 那一次之后,飞狐军足足修养了三年,直到今上即位,才慢慢恢复元气。 “这么多射雕者!”义纵和其他汉军军官闻言,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。 匈奴射雕者,即使是在今天,也是汉军的心头大患。 这些匈奴的神射手,一直就是汉军优先消灭和歼灭的对象。 从前的大黄弩,现在的神臂弓,都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。 汉军的所有远程打击武器的攻击顺序,从来都是射雕者-贵族-军官。 “一定要想个办法,消灭这支白狼骑兵,匈奴的胥纰军!”义纵几乎是立刻就做出了决定。 射雕者,匈奴最强的士兵,也是匈奴人的中坚。 哪怕是在汉室,要培养一个神射手,也需要三年以上,同时还需要这个士兵拥有良好的天赋。 而在匈奴,义纵相信,要求也肯定更苛刻。 这支胥纰军,恐怕就是匈奴人抽调了全国的精锐,组建起来的军队。 消灭了他,就等于打断了匈奴人的一条手臂,甚至,等于敲碎了匈奴人的半个身子! 所以,这支军队,义纵是非歼灭不可! 甚至,哪怕放过匈奴单于,也要消灭它! 原因很简单,匈奴人死了一个单于,可以再立一个。 但,胥纰军却跟折兰一样,应该只有一个,消灭了它,匈奴人起码十年内不可能再组建起来一支同样的骑兵! “再来说说另外两个万骑……”义纵也坐直了身子,胥纰军已经如此精锐,另外两个万骑,义纵觉得,恐怕也不会简单到那里去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等下应该还有 唔……今天有些私事,所以白天没有码字——(未完待续。)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