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三百零一节 犹豫不决的军臣 (第3/3页)
这让军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。 而到了现在,汉朝人已经彻底解除了平谷-渔阳的道路危险,他们的援军的营垒和营寨,在渔阳和平谷的道路上,接连起伏。 打到现在,即使是军臣不愿意撤。 但他的贵族和军队,却不想在打了。 仅仅是在这渔阳和平谷一带的城市下面和山野之中,就有超过九千名匈奴骑兵长眠。 至少有五千多人受伤,另外有超过两千人伤势过重而亡。 有四十多名渠帅,七个骨都侯,两个万骑长战死,甚至还有一位左大当户重伤,一个西域王子被射死。 匈奴损失的马匹,也超过了一万匹。 此外,为了鼓舞士气和维持军队战斗力。 三万多头牛羊被宰杀,成千上万的奶酪和食盐,消耗一空。 奴隶也已经不堪重负了。 在过去的这半个月,他和他的军队的损失,就超过了过去两次西征的总和。 而西征,能够抢到奴隶、财富、工匠、女人。 但打这汉朝,到现在为止,匈奴人得到的,只有不过几千石的粮食和千把石的食盐、酒和酱料。 部族的贵族们怨声载道,军队的军官们,意气消沉。 不止有一个万骑长像他表示大单于,我们还是撤吧,来年去抢大夏,肯定能把这次的损失补偿回来。 这倒也不是乱说。 战争打到现在,除了战死的士兵和损失的战马外,军臣自身的力量,其实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折损。 无非就是幕南的部族遭殃。 但这不要紧,从过去西征的经验来看,这些损失,不过是再打一次俱战提而已。 倘若能够打到那个大夏的都城,军臣相信,完全可以弥补现在的所有物质和人员损失,甚至是翻倍! 但军臣却还是犹豫不决。 因为他不敢撤! 撤,就意味着承认失败,承认对汉朝的全面溃败。 匈奴将彻底失去所有的遮羞布,并且,还会让整个的幕南部族愤怒不已。 愤怒的贵族和军队,很可能会选择政变。 而哪怕是幕北的部族和军队,这一次也未必会站在他这边。 因为,在草原上,人们已经习惯了假如遇到失败和挫折,就换一个首领。 当初,头曼单于不给力,冒顿单于果断杀了他,然后带着匈奴与东胡开战,奠定了帝国的基业。 现在,他若撤退,军臣担心,军队回到草原,就会政变。 幕南的贵族将会带头,而幕北的部族,则会旁观。 换一个单于而已,多大的事? 恐怕,到那个时候即使是孪鞮氏,也不会帮他! 其他三大氏族也会在背地里推波助澜。 所以,他不能撤! 而且,撤军的后果,还不止如此。 军臣心里很明白,他这一撤,不仅仅自己的小命可能要完蛋。 匈奴帝国更可能彻底丧失对幕南的控制。 且之那个王八蛋,肯定会趁机在汉朝的支持下,夺取龙城,再立单于庭。 而幕南的部族,在遭遇了这样的失败后,会有很多很多人,选择投靠且之。 原因很简单。 投靠汉朝,他们可能会有顾虑,面子上放不下。 但投靠曾经的右贤王,却是毫无障碍,也毫无心理压力。 别看这些家伙现在口口声声,恨不得吃了且之,将他扒皮抽筋。 然而,一旦且之在汉朝支持下,回到草原,那么,立刻一切都会改变。 甚至,就连幕北的混蛋,说不定也会跑过去献媚。 投靠强者,依附胜利者,这是草原千百万年不变的规则。 且之再混蛋,出生再低贱,但他的主子是最强的,而他则是获得了主子授权,同时还是纯正孪鞮氏出生,曾经的宗种。 而一旦局面发展到那个时候,整个世界都将改变。 匈奴的衰落将不可避免。 而他的统治和孪鞮氏的霸权,也将崩溃! 可是,不撤兵,他又能怎样? 军臣的心里面,此刻五味杂陈,其中的酸楚滋味,让他满心难受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等下还有~(~^~)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