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两百四十五节 平贾的威力 (第4/4页)
作为帝国的二十分之一,杨可有着自己的骄傲和抱负。 他希望,自己能爬到越高越好。 而在汉室,一个寒门出身的人,想要爬上去,唯一的办法,就是政绩。 不管是杀人还是收税或者开疆拓土,有政绩就一定能升上去! “吾这个月已经收了五百万钱的税款了……”杨可在心里盘算着。 五百万钱,相当于汉室关中一个大县一年的田税和贱更钱的总和,相当于去年汉室盐铁收入的五百分之一。 但这只是他一个月收的税款而已! 这让他的心里面充满了骄傲和自豪! 但…… 这还不够! “还不够出色!”杨可在心里想着:“我听说,马邑的同僚,已经收了六百万的税款了!我不能被他抛下,一定要收更多税款!” 而要多收税,最好的办法,就是让平贾们把商品价格提上去。 可是,这些平贾本身就是商人,而且是当地商人自己选出来的与官府交涉的代表。 想要他们提价,谈何容易? 过去每一天与他们商议物价标准,都是跟打仗一样,分文必争! 想到这里,杨可就牙咬咬的看了一眼站在城市市坊中的那些平贾们。 杨可此刻真希望天子不要给这些家伙太大权力! 但现实就是,如今汉室的商品税收基准,是由官府和平贾们共同制定的。 前者依法制定税率,后者依法核定价格。 这是黄老学派主张的社会模式。 更是得到了天子批准的《平律》的支持和保护。 平律之中有一条,甚至专门指出:有司以平贾定其物之上、中、下之贾(价),各用其为市平,勿拘它所。 意思就是市籍与商人的贸易商品,必须由平贾核定,然后作为指导价格。 更有律令指出:高于平贾价格,是故贵,低于平贾价格是过平。 无论故贵还是过平,倘若是民间交易,若无举报,则不过问,但若举报则必过问。 另外,官府必须严格遵守平贾的价格。 不然,就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。 这个政策和法律,让杨可感觉有些窒息。 但偏偏还没有任何办法。 这就是制度。 而且,他还不敢玩花样,原因很简单,如今的平贾制度,已经随着平律的执行,深入汉室的方方面面。 譬如说,修道路和水利。 参与工程的民间工人的薪水,由平贾来核定,然后官府支付。 假如官府拒绝支付,那这个百姓就自动视为每工作一个月,抵消半年徭役。 不要以为《平律》这部法律颁布不久,没有威力。 事实上,平律执行以来,已经有三位列侯,四位两千石和数十位官员倒在了平律上面。 譬如,距离参合城不远的梁合候任武千就因为平律而跪了,他因为坐‘卖马一匹贾钱十五万,过平,臧五百,免’一个食邑千户的列侯,因此垮台。 而其原因,仅仅是因为卖一匹马卖了十五万,超过平贾价格五百钱…… 虽然,这与高层的政治斗争也有关系。 但,却也是平律的威力在发挥作用。 堂堂列侯,因为过平超过五百钱就载了。 杨可确信,倘若自己乱收费,恐怕用不了半个月就有来自长安的使者,来调查他,任何他会被抓起来,送去廷尉大牢,这辈子都别想出来! 想到这里,年轻的杨可就叹了口气:“陛下也太过于倾向商贾了……这商贾那么有钱,多收点很正常啊……” 但,法律就是法律。 杨可不敢违背!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威信工种号,要离刺荆轲求关注求关注! ps:本章所述之有关平贾制度的案例和例子,都来源于史实。 也就是说在没有平律的汉室,类似的情况依然存在~ 我会在威信工种号里,说一下这个情况~(未完待续~^~)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