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一百八十一节 讲道理(2) (第2/2页)
。 地方的土地亩产和其他经济数据不归他管,也轮不到他管。 但,有一点,张寄还是知道的。 那就是如今,关中地方亩产平均是小麦三石半,粟米三石。 而当年李悝之时,亩产多少? 李悝说的很仔细一石半! 即使魏国的度量衡与今日的汉室度量衡不同,田亩大小不一。 但这暴露出来的粮食产量增加,还是让人咋舌! 不过,张寄自也不是如此轻易就可被说服的。 工匠什么的? 在他印象里,就是一群肌肉男,成天待在工坊的火炉前,挥汗如雨。 如何可以为官,可以出入官衙,与士大夫们称兄道弟? 这样的情况,想想都已经很恶心了! 所以,他拜道:“臣亦知今日之社稷、民生,多赖匠人之力,亦无贬低轻视匠人之意……只是,夫匠人,粗鄙无文,有辱斯文,陛下若欲嘉之,可赐其钱帛、爵位、女子、屋宅,如少府前故事,何必以官爵酬之!官爵!国家名器也,天下之重,不可轻授!” 这也是现在大部分士大夫的观感。 他们倒不是真的讨厌工匠,不喜欢工匠。 事实上在现在,大家都清楚,工匠地位的稳步提升,是无法阻拦的。 而少府之中,也早有对大匠和名匠的赏赐之法。 爵位、土地、妹子、钱帛,天子都拿出来赏赐了。 甚至还曾经赐予过一位名为张奉的匠人为‘安陵君’,特许其为大夫。 而在汉室历史上,也曾经册封过阳成疾这样的木匠为列侯。 而在如今,天子的意志也确实是文武百官们无法阻拦的。 当今天子甚至已经具备了完全甩开朝堂,自己单干的力量和底气。 真要跟皇帝顶牛,吃亏的肯定是士大夫,不会是皇帝! 但是…… 这让匠人为官,却是他们极其不愿面对的事情。 不是匠人为官不好,事实上,汉室历史上,别说工匠了,就是贩夫走卒,屠狗之辈,也曾经笑傲朝堂。 开国元勋们,就没几个好出身的。 然而,匠人一旦明确可以为官,拥有了稳定的可见的进入官场的途径。 那么,立刻就会引发连锁反应,更会动摇许多学派的根基。 原因很简单假如技术水平好也可以做官,那为什么一定要去读书? 更重要的是读书是一种赌博,而且非小康之家不可以承受。 但工匠…… 就特么是一无所有的泥腿子,只要肯吃苦,也可以学到本事。 尤为重要的是即使不能做官,学到的手艺也肯定能养活自己和家人。 这就太不公平了。 读书人辛辛苦苦,含辛茹苦,寒窗数年,数不清的资源砸下来,也不一定能当官。 但隔壁家本来是个佃户的张二蛋家的小子,从小粗鄙,大字不识,但就跟着村里的铁匠学了几年打铁,然后因为打铁很出色,技术高超,所以被选为官员。 这让读书人们真是怎么想,怎么别扭! 跟吃了翔一样恶心!(未完待续。)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