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零三十二节 磨刀霍霍(1) (第3/3页)
于是,那位学者非常好奇的问道:“君知中国王化乎?” 答曰:“未知,只知有中国天子,生而神圣” 又问:“知周公、孔丘、管子乎?” 答曰:“不知也,此何人哉?” 这学者就奇怪了,问道:“君既不知王化,又不知周公、管丘之学,何以羽冠巾纶,如中国之士,行王化之举,乃至于以汉姓用汉名?” 对方答道:“吾虽不知中国王化,也不知周公、管丘,但吾知中国有稻米之香,铁器之实,丝帛之丽,刀枪之锐也!吾之全族,仰赖中国,如无中国之稻米,铁器,吾族上下,至今依然刀耕火种,被发文身!” 虽然这个故事明眼人一看,就知道是天子属意人加工出来的宣传。 但这至少,反应出来了一个事实今天的汉与南越之间的经济联系,已经紧密到如同一人! 南越的丝帛布匹,铁器甚至是油盐,都是中国在供给。 甚至于,南越人用的铜钱,赖以为生存的药材,也全都是从中国运去的。 毫不夸张的说,今天,就算南越的赵氏想要反叛。 那南越各地的官僚和贵族以及那些百越部族也不会同意。 南越王国的汉化速度,正在以光速进行! 连日南郡、九真郡,苍梧、郁林这样的素来是割据的地区,现在,都离不开汉家了。 特别是苍梧和郁林。 这两地,多山多水,土地贫瘠,假如没有蔗糖贸易,那,当地的贵族,就跟野人没有区别。 是汉室的蔗糖需求,让他们富裕,让他们温饱。 一旦这条贸易链断绝,那,苍梧王和郁林王立刻就要回家吃土了。 而对汉人来说,尤其是北方的汉家军人来说。 蔗糖这种红彤彤甜滋滋的调味品,简直就是天籁之美食! 一碗蔗糖水下肚,就能让军心稳定,士气提振。 若再把蔗糖洒到豆腐脑上面,那,立刻就可以驱散寒冷,让整个人从心灵到身体都觉得暖洋洋的。 所以,义纵立刻就吩咐下去:“即刻将所有蔗糖,下发到军中各营,吩咐厨子,准备给全军加餐!” 多巴胺是人类所不能拒绝的刺激! 它甚至比酒精更犀利! 而且,它可比酒精好多了。 传说,北地郡的轻车将军李广,在有了蔗糖蘸豆腐脑后,连酗酒这个老毛病都改了。 只能说,这是甜党的胜利! 现在,义纵麾下着三四万大军,几乎都已经被蔗糖所俘虏。 特别是在寒冷的北国冬天。 士兵们亟需蔗糖来温暖自己的身体,舒缓大战之前的紧张。 义纵将这个事情吩咐下去后,将拍拍手掌,召集众将问道:“全军各部的准备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?” 中军佐军候张伟闻言,第一个出列报告:“启禀将军,秦直道的通畅工作,还有三天,就可以完工!” 义纵闻言,大喜,道:“辛苦云中的父老了!” 张伟道:“不敢,大军出塞,向匈奴贼子讨还血债,此云中父老子弟之夙愿也!” 主管军械的虞侯司马李汲随后出列报告道:“启禀将军,各军之军械物资,现已全部运抵前线军塞之武库,随时可以发放到大军手中!” 义纵点点头,道:“辛苦代上及太原的父老了!” 此次出塞作战,汉军总兵力,达到了六万余人。 其中骑兵的装备,除了胸甲需要运输外,其他倒也没什么。 完全可以由军队自己带着走。 但是步卒的装备,尤其是攻城所用的装备器械,就有些麻烦了。 尤其是前几天,代上开始降雨,给输送工作带来了负担。 好在,这个工作终于按期完成。 这让义纵放下了担忧。 至此,汉军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战前的集结和准备,具备了出塞作战的能力。 接下来,就要看老天爷的了。 “希望上苍保佑,阳光明媚,天气晴朗不要下雪”义纵在心里祈祷着。 注:日蚀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的。 但是请注意,此时的历法是颛顼历。 不是农历 另外,我也不清楚颛顼历和农历的区别有多大。 但九月甲戊初六日蚀,这是史记的记载^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