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九百八十九节 不罪三公 (第2/2页)
毕竟,就算你口舌如簧,说的天花乱坠,也不可能说服一个修行数十年的和尚去吃肉。 丞相和御史大夫不想听命怎么办? 这在汉室,绝对是所有皇帝都不愿意面对的一个难题。 因为,一旦皇帝跟丞相、御史大夫意见向左,而且,双方都不愿意让步。 那必然会导致一个事情罢相。 就像太宗罢张苍那样颠覆性的政治动荡。 张苍之政,差点湮灭。 而刘彻是无论如何,不肯罢相的。 刘彻是希望在自己的在位时期,为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,立下一些有益的规矩的。 在丞相问题上,刘彻希望,立下无论如何,不罪三公的政治潜规则。 这是从米帝那里学来的。 无论如何,总统不会获罪。 哪怕这个总统干过天怒人怨的事情。 无论总统在任上做过任何事情,继位上去的是哪个党派的。 继位者都会拼死保护和维护前任。 这看上去很不合理,也很不公平,但这个制度确保了米帝不会发生严重的对立和分歧,统治阶级能始终找到共同点。 这也是驴象对喷了百余年,但却相安无事,一直能唱二人转的原因之一。 不然,你要换了党派上台,就拼命抹黑前任,搞前任的飞机。 下次轮替,也是如此。 那国家自然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内讧和扯皮。 甚至,随时都可能再来一次南北战争。 而汉室的丞相,位高权重,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脸面。 像武帝那样对丞相说:您啊,回家呆着吧,国家大事,就不需要您掺和了…… 合适吗? 国家和皇族的脸都肿的能做成小笼包了。 更别提逮着丞相一堆乱殴。 当,连丞相都不能保证安全时,谁能保证自己一定安全? 政治倾轧由此而起,甚至巫蛊之祸,也是因此而来。 在刘彻看来,丞相,干的不好,可以让他退位让贤,回家去种田。 但,致法于丞相? 这就不好了! 这也是当年贾谊献策,制定将相不辱的潜规则的原因所在。 刑不上大夫,有些过了。 但刑不上三公,却是政治稳定的必然。 也是稳定人心所必须的条件! 这样想着,刘彻就有了决断了。 假如今天晚上,跟周亚夫与晁错谈判失败。 那就…… “将丞相和御史大夫派出去!”刘彻在心里说道。 丞相,可以派去齐鲁。 名义刘彻都想好了代表朕,安抚齐鲁士大夫。 毕竟,齐鲁的士大夫前年被吓的半死,无论如何,哪怕是出于演戏的考虑,皇帝都得派个巨头过去安抚一二。 至于晁错? 御史大夫有责任也有义务,巡视郡国,劾查不法。 而安东那边,新固之土,正需要一个巨头过去,巡视、检查。 把丞相和御史大夫支开,刘彻就可以用自己的狗腿子和马屁精们,把这个事情搞定了。 这样,等到周亚夫和晁错回来,木已成舟,生米煮成了熟饭了。 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个事情。(未完待续。)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