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百七十六节 陌刀威武(4) (第2/4页)
中驻军的精锐和重点培养对象了。 更何况…… 他们的武器…… 李沮的眼睛,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那支小队手里的武器! “这是对抗匈奴骑兵的神器啊!”李沮在心里激动万分的想着。 在汉军的旧有武器中。 就以昔日的王者长戟为例吧! 长戟是过去汉军重步兵的主战武器,它是戈矛的综合体。 既能横劈也能直刺,还能倒勾,甚至可以作为格挡兵器使用,在实战中,常常有惊人的威力。 所以,汉军的主力部队,过去,中军主帅阵前,都有一支长戟兵方阵,以保护和掩护中军。 但长戟,在与匈奴人的对抗里,暴露出了许多问题。 先就是笨重。 这也是现在材官衰落的原因。 一柄长戟,光是戟部,就重达数十斤,非精锐不能使用。 哪怕猴版的长戟,也常常有二三十斤重。 其次就是长戟兵,必然是重步兵,全身披甲,以此来抵抗匈奴骑兵的箭矢。 这就使得它移动缓慢。 当然,这些都是小问题。 真正的关键在于,要玩好长戟,需要长期训练。 哪怕是李沮这样的材官世家,他有一年多没练,现在再让他去持戟,他都会有些不适应。 更何况,长戟在应敌时,反击手段太单一。 戟,虽然可以劈砍也能直刺,更能当勾子,甚至还可以客串一把长刀。 但,正因为太全能了。 所以,它劈砍不如斩马剑,直刺不如长矛,勾人不如锁链,横扫不如长刀。 面对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,手持长戟的重步兵,实际上就是个靶子。 是以,汉军的材官部队,永远无法离开强弩部队的掩护。 过去历次战例都表明,在野战中,至少需要双倍的兵力,汉军的材官 强弩部队,才能在正面抗衡和逼退匈奴骑兵! 这才是材官现在的尴尬所在进攻性几乎为零,只能被动防御! 马邑之战后,汉军由战略防御,转向战略进攻。 朝野上下,全军上下,都是进攻的声音。 大家都不想带只能被动防御的材官玩耍了。 总觉得带上材官,不仅仅要拖累军队的度,还要影响大家的效率,更重要的是,还没啥作用。 与其带着材官,不如带上更快,更灵活的强弩部队。 但,陌刀就不一样了! 看似,陌刀只能进行简单的劈砍。 除了劈砍,还是劈砍。 但是,足够大的刀身,提供了足够的杀伤面积。 敌人不管从那个方向来,骑术如何精湛,我自一刀一下,除非对方全身着铁甲,不然就是连人带马,一刀两断。 而且,简洁的设计,也使得陌刀比长戟能更灵活。 长戟劈砍一刀的时间,陌刀估计能劈砍两次了。 另外,就是,陌刀跟长矛一样,并不需要多么繁复的训练,就能掌握陌刀的使用方法。 士兵也不需要去考虑,面对敌人,我到底是直刺?斜刺?还是劈砍?或者把他从马上勾下来? 简简单单,就是一刀下去。 并不需要怎么动脑子。 更重要的是…… “进攻啊!”李沮在心里兴奋的喊道:“这是为进攻而生的武器啊!” 步兵吊打骑兵,这在历史并不是没有生过。 譬如,当年秦军在蒙恬的统帅下,经略河套。 包括匈奴在内的所有胡人,全部被秦军打的不敢南下牧马。 蒙恬的那支长城兵团,就是靠着铺天盖地的箭雨,以及长戟、长矛和长戈组成的方阵,让一切夷狄,都狼狈奔逃。 秦军直接占领阴山,在阴山以北,设立防线。 只是,现在,已经没有人知道,秦军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。 那支追随蒙恬驻守河套的长城兵团,不是消耗在了秦末混战的沙场上,就是被项羽坑杀了。 少数幸存者,也在随后的楚汉争霸中,消耗殆尽。 但另外一个例子,却是可以做为参考。 汉七年,汉匈战于平城。 匈奴单于冒顿,统帅主力,将汉军的车骑主力,包围在白登山上。 但,汉太尉周勃统帅的汉军步卒,却自磐石南下,反过来包围了匈奴人。 两军对峙七天,匈奴被迫解围。 当时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