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九百四十四节 萌芽 (第3/3页)
量少,生产慢,暂时还不如少府,但到了明年……嘿嘿……” “嗯?”刘彻好奇的问道:“我听说,除了少府之外,无人会那御纸之法啊!” 现在,汉室最高等级的纸张,是少府在蜀郡生产的。 整个生产程序繁琐而复杂,所产的纸张,洁白如玉,薄如蝉翼,广受皇室和贵族欢迎。 因为产于蜀郡,又称为蜀纸。 什么时候,民间也学会了? “然!”杨越恭身道:“少府用纸,确实外人很难学会……” “但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……”杨越道:“只要有关系,总能想到办法……” 刘彻越听越觉得有意思了。 这一幕场景,岂非是似曾相识? 刘彻看了看着店铺内陈设和摆放的纸张,问道:“阁下的作坊,有多少雇工啊?” “大概七百余人……”杨越闻言,却是炫耀着说道:“在整个长安,鄙人的作坊,都是数一数二的!” 一个造纸作坊居然有七百多个工人! 这让刘彻吃惊不已。 “这么多工人!”刘彻笑着道:“阁下的本事可真不小……” “嘿嘿……”杨越矜持的笑了一声,然后拱手说道:“正因为有七百多张嘴巴,在等着某家发薪,某家不得不日夜操劳啊……” “敢问阁下,现在关中最大的作坊是谁在经营?所产何物?”刘彻想了想,故作好奇的问道。 “自然是田氏的布帛作坊和师家的车马作坊!”杨越露出一副崇拜的神情,说道:“田氏的布帛作坊,雇工居然两三千之多,日产布帛上千匹,等于是天天在印钱!” “据说……”杨越压低了声音,说道:“那田氏研究出了一种全新的织布机,但却不去领桃候的赏格,而是私下自己用了……” “至于那师氏的车马作坊,光是木工和铁工,就有数百人,学徒和工匠无数,每日都要修葺和制造各种车马数百辆!” 刘彻听了,不动声色的笑了笑。 “绣衣卫……呵呵……”刘彻在心里冷笑两声。 事实证明,一家独大要不得! “看来,得搞个东厂了……”刘彻在心里想着。 这出门才多久! 就发现了绣衣卫至少瞒了三个事情。 也不知道,这些家伙是贼胆包天,还是活得不耐烦了! 不过,这些都是次要的。 重要的是,刘彻知道。 在关中,资本主义的萌芽,已经长出了第一片嫩芽。 而且,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。 他们与官府和贵族的力量,诡异的共生了在一起。 刘彻敢打赌。 这个杨越,肯定是少府考工令的黑手套,是被推到前面来的人物。 这也是中国特色了。 所以商人,都离不开政治,离不开官僚。 这也就意味着,在未来,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,可能会跟后世西方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,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产物。 刘彻继续看着这店铺内的东西。 忽然,一个放在角落来的棋盘状器皿引起了他的主意。 刘彻走过来,捡起那个东西,吹了吹上面的灰尘,然后伸出手指,拿捏了一下那东西上的几个金属块,将它们翻过来。 “阁下,这是何物?”刘彻对着杨越招招手,问道。 “哦……”杨越看了看那个东西,笑着道:“此乃鄙店一个不成功的实验……” 杨越从那个棋盘里拿起一个拇指头大小的金属,在手里把玩了一二,然后道:“贵人当知,如今天下,盖以雕版为印,无论少府还是民间,皆以雕刻为印刷之用!” “或以木版,或以铜版……” “鄙人有位好友,因此突发奇想,想要尝试以青铜铸字,然后灵活组合使用,如此,就不必雕刻用版了,只需要铸好一套常用字,则可永永使用……”杨越拿着那个金属字,然后叹道:“可惜,这青铜字,铸造耗时,而且极难成型……” 刘彻点点头,这也是现在限制了金属活字的技术条件了。 “阁下何不以铅试试?”刘彻笑着提出建议:“铅能软,更易塑性,容错率也更高,而且成本低廉!”(~^~)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