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十九章:皇孙  (第2/2页)
衍了他家姐夫?    不,这绝不可能,他们哪里有这样的胆子,太子让查的事,他们也敢怠慢?    张安世越想越觉得匪夷所思,他甚至想,莫非那位老兄,其实就在应天府里公干,是应天府尹,所以才能把事情遮下来?    不过,瞧那位老兄的样子,分明是个丘八,哪里有半点文臣的样子。    张氏一哭,张安世便觉得受不了,落荒而逃。    既然太子不愿抽调护卫保护他,张安世仔细想了想,家里倒有一些仆从,比如张三什么的。    当然……张三这样的人是指望不上的,对方七八个,还都像是杀过人的汉子,张三这种货色,就算有二三十个在他的身边,张安世也觉得不放心。    思来想去,既然没人保护他的安全,那就干脆……顺从好了。    所谓观念一变,天地宽,张安世感觉选择与那老兄共存,反而心宽了不少。    于是张安世用心地鼓捣了几日的药,尝试过几次之后,终于对那‘绿毛’进行了过滤和提取,这才小心翼翼地用瓷瓶装好,贴身藏在自己的身上。    东西是准备好了,可老不见那些人找上门,这反而让张安世心里不安起来。    不怕贼偷,就怕贼惦记啊!    于是细细一想,对方是在张軏的府邸劫了他的,莫非……    一切都如张安世所料想的那样,在他探望张軏的时候,这一次出门没翻墙,不过刚刚出了中门,才转过了一条街,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。    那位老兄不在,不过却是他身边的一个护卫,护卫抱着手,虽是一件寻常人的布衣在身,可是浑身上下,却有一种超脱常人的彪悍。    这人朝张安世微微一笑。    张安世立即道:“别套头,我要脸。”    这人却伸手:“药呢?”    张安世便从怀里取出了药来,交给这人道:“这药,我也不敢说有把握……”    说话间,这人已将药收了,他似乎沉默寡言,每说一句话都好像是对人的恩赐似的。    “老兄没来吗?”    这人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张安世一眼,却没回话,转身便走了。    …………    永乐二年八月十七。    琉球三国一同入贡,山南王卒,从弟应祖报丧,因山南王无子嗣,永乐皇帝敕其从弟应祖为山南王,赐山南王印。    同日,苏、松二府大水成患,吴江一带尤甚,低田尽没,农民车水救田,腹饥力竭,仰天而哭。壮者相率食糠杂菱荬荇藻,老幼入城行乞不得,多投于河。    奏疏送到了朱棣的案头,朱棣面露忧心之色。    苏州和松江都为江南最重要的产粮区,此地受灾,必然影响当年国库的收益。    此时,朱棣提着朱笔,若有所思,随即朱批下去:“定苏、松等府水淹处给米则例:每大口米一斗,六岁至十四岁六升,五岁以下不与。每户有大口十口以上者只与一石。其不属全灾内有缺食者定借米则例:一口借米一斗,二口至五口借米二斗,六口至八口借米三斗,九口至十口以上者借米四斗。候秋收后抵斗还官。”    朱批之后,朱棣抬头,却见亦失哈蹑手蹑脚地进来,佝偻着身子道:“陛下。”    朱棣将手搁在了御案,轻描淡写地道:“唔……”    亦失哈道:“锦衣卫有事奏。”    …………    新的一周,求一下支持!上山打老虎额的我的姐夫是太子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