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32章 镇国寺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二天,卯时。    夏轩和两女一起吃完早饭,知会了一下就出宫了。    这一回,他决定隐藏自己的身份,就没有骑烈影,毕竟烈影实在是太显眼了。    他换上华服,手持一把折扇,戴上人皮面具,走向镇国寺。    人皮面具的面貌与夏轩本来的面貌有很大不同,不过依然帅气无比,风度翩翩。    人皮面具确实极好,根本看不出来是戴上去的。    镇国寺,之前叫小相寺,到如今有着一千年的历史了。    之前的小相寺虽然不小,但也不大,那时候京城还叫作幽州,幽州位于中原偏北。    而之前几个朝代包括前朝周朝,他们的国都都在中原偏中部的大兴。    直到周朝末年,大周统治者昏庸残暴,横征暴敛,文武百官贪赃枉法,惹得百姓民不聊生。    大秦朝的建立者秦高祖,当时在幽州老家因为朝廷横征暴敛,导致其家破人亡,就在落难即将饿死之际,被镇国寺的住持收留。    有压迫就会有反抗,压迫到了极限,全国各地纷纷起兵反抗周朝。    秦高祖也参加到了起义军之中,并且一步一步走向领军者。    最终推翻了周朝,建立了秦朝,定都于幽州,并将其改名为京城。    并且从高祖时期就开始扩建修缮京城,一直到仁帝时完成竣工,自此京城成为秦朝第一大城。    秦高祖念小相寺之恩,便将小相寺改名为镇国寺,赐其天下第一寺的名号,并且出钱修建。    镇国寺的名声响起,佛教的影响力也开始传开。    秦朝在夏汤之前共有五位皇帝,秦高祖、秦太宗、秦文帝、秦武帝、秦仁帝。    秦文帝时期,文帝信仰佛教,将镇国寺奉为国寺,镇国寺的地位达到了顶峰,佛教影响力也达到了顶峰。    到了秦武帝时期,武帝不喜佛教,更崇尚道教,道教崛起与佛教分庭抗礼,两教也开始产生矛盾。    秦仁帝末期,两教的矛盾激化达到顶峰。    治明帝登基两年后,两教短兵相接,爆发斗争,惹得江湖大乱,有异心的人也趁机叛乱。    治明帝夏汤大怒,派上官明以迅雷之势镇压暴动。    平乱之后,治明帝剥夺镇国寺国寺之名,关闭了众多道观,又进行了江湖大清扫,才了此事。    经过这件事之后,道教变得低调起来,佛教的影响力也变低,但镇国寺的名字依然远扬。    进了镇国寺,夏轩看着眼前广阔庞大,金碧辉煌的镇国寺,有些没有头绪。    这里太大了,不知道该怎么去找账本。    镇国寺里遍地都是香客,有来上香祈福得,有来求子的,也有来还愿的,什么人都有。    夏轩经过佛堂大殿,大殿正中间有着一尊通体金色的大佛。    大佛面露慈祥,似要感化世间,普度众生。    夏轩刚准备要走,就听身后传来一道声音“施主,不知老衲可否为施主看看相。”    夏轩听清话语之后第一时间是头皮发麻的,他以为自己暴露了,被认出来了。    他慢慢转过身,眼睛紧盯面前的老僧。    老僧身穿红色袈裟,面貌和蔼,眉毛与胡子皆长,呈白色。    老僧微微一笑说道“施主不必紧张,老衲没有恶意,只是觉得施主命数有些奇怪,为此想观上一观,仅此而已。”    “若施主不愿,老衲便不强求了。”    夏轩松了一口气,看来系统给的面具还是靠谱的,眼前的老僧应该没认出来自己的身份。    夏轩笑道“当然可以,大师请。”    老僧欠身,伸出手说道“施主,请随老衲来。”    老僧带着夏轩到了一个屋子里,屋子里点着熏香,轻轻一闻,让人很是怯意。    老僧请夏轩坐在桌子面前,自己坐在夏轩的对面。    老僧开口“施主,可否把手伸出来。”    夏轩照做伸出手,老僧拿起夏轩的右手仔细观摩起来。    老僧看了一会,脸上有着不解之意,又抬起头仔细观看夏轩的面貌。    看了很长时间,老僧眉头紧皱,随后舒展开来。    老僧笑道“施主,您的面相和手相很有意思。”    夏轩好奇的问道“怎么有意思了?”    老僧笑道“施主,老衲在你身上看到了帝命。”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