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32章 便宜  (第2/2页)
   不过王学新这会儿弹药还真不缺。    新到手的一百发,再加上之前给的三十发,再往前还剩下五发……这就是一百三十五发,都超过鬼子的携弹量了。    不过说真的,穷怕的人就是给再多弹药心里都虚,所以就还想要更多一些、再多一些……    有这么多弹药,王学新就不再满足于将其放在挎包里了。放挎包不仅战斗时麻烦,有个下雨或是干嘛的还很容易受潮。    王学新从鬼子尸体上搜了几个弹药盒绑在武装带上。    两个前盒一个后盒。    每个前盒装30发,一个后盒装60发,三个弹药盒共装120发。再加上枪里的5发一共125发……就是鬼子的一个弹药基数。    有了这弹药盒确实方便,战斗时弹药不足往弹药盒一伸手就是一个压好弹的弹夹,而且这弹药盒还防水,要是去挎包里翻找肯定得折腾点时间。    王学新原以为这场战斗就这样告一段落了……    几场战斗下来,重川力志带上来的这个大队死伤惨重就只剩下五百多人,这其中还有八十几人得去应对“晋绥军”,用仅剩的四百多人继续进攻反斜面工事几乎就是找死。    独立团这边占了反斜面工事的便宜,只伤亡两百多,其中相当一部份伤亡是在抢弹药时打出来的。    不过李云龙也不敢轻易对鬼子发起进攻。    鬼子的战斗力他是知道的,真在开阔地打起来没两、三倍的兵力啃不下来。    所以这么一算,独立团一千人打重川力志五百多还是力有未逮,就算能打下来那也是惨胜。    因此战局一时陷入僵持,双方都不敢轻易进攻。    这时重川力志后方却突然传来了枪声,接着牛头山方向也开打了,重川力志所部一时阵脚大乱。    李云龙听到两个方向的枪声一愣,奇道:“难道晋绥军还真打过来了?”    结果用望远镜一看,是一支没戴狗皮帽的八路军。    原来,这是孔捷的新二团。    孔捷的部队驻守在赵家峪东面的平原地区,落在鬼子“鱼鳞式包围阵”中,他接到撤退命令时新二团已经跟包围上来的鬼子接上火了,而且鬼子越聚越多从四面八方围上来。    这是冈村宁次“鱼鳞式包围阵”的特点之一。    鬼子的部队是一层层铺开,就像在地图上打了一个个格子似的。    一旦发现敌情,附近的友军马上闻声赶来增援,于是孔捷这边一接上火,敌人就四面八方的围攻。    孔捷见势不妙,马上带着部队突围而出。    突围途中部队被打散了,只带了两个连三百多人出来。    赶到赵家峪时就看到一队鬼子背对着他们……这队鬼子面向牛头山构筑防御工事,恰好把背部亮在孔捷面前。    孔捷也是被打急了,以为又是鬼子的包围圈,二话不说上来就打。    埋伏在牛头山的战士一看,这不就送到门前的两面夹击吗?    这么大的便宜能不占?    于是没多想,也跟着打上了!远征士兵的亮剑之军工系统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