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百二十七章 闻风而动  (第4/4页)
   哪怕是傻子,也能完整的将意思传回去了。    果然,即使仇鹏憨直,也听懂了。    他点点头,道:    “这话也是对我们说的吧?”    说完,也不等冯一博回应。    他又一副无所谓的模样,点头道:    “行,放心,我一定带到。”    “那就多谢万里兄了。”    冯一博见他明白自己的意思,当下拱手,又道:    “我已让人备了酒席,咱们喝几杯去!”    仇鹏闻言眼睛一亮,笑道:    “正好见识一下你的酒量!”    就在新旧勋贵暗中较劲的的时候,江南甄家的人也奉旨到了都中。    一行人急急出发,等到了都中的时候,老太妃已经卧床不起。    于是只派了些跟随的婆子,去各家送礼请安。    与此同时,还有一封奏折。    由守在老太妃身边的忠顺亲王,直接递到了景顺帝的面前。    “都这个时候了,甄家还有心思弹劾冯渊?”    景顺帝看了奏折,一脸莫名其妙。    他以为,老太妃病重,甄家应该知道自己及及可危。    没想到,来人探望老太妃,不想想怎么解决问题。    还想着弹劾冯渊?    而且,还是在冯渊已经挂冠之后。    这不是“戴斗笠打油伞”,多此一举吗?    “说他和东海郡牵连甚深,在很久以前就有所勾结。”    景顺帝有些不知如何形容,看向忠顺亲王,问道:    “这种明摆着的事,用他说?”    忠顺亲王闻言也面露无奈,叹道:    “若是冯渊和东海郡没些关系,东海郡王能听他的献土投诚?”    两兄弟都不傻,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冯一博那套惺惺相惜的鬼话。    不过,结果对了,他们才不想追究过程。    “真是没事找事,这些开国勋贵都已经把冯渊弹劾下野,还没完没了?”    景顺帝把奏疏随手扔在一边,摇了摇头,道:    “甄应嘉还说,是冯渊和东海郡王勾结,把他的船队劫掠一空。”    忠顺亲王闻言皱眉,问道:    “他们可有证据?”    “有什么证据?全是猜测!”    景顺帝没好气的说了一句,又对忠顺亲王道:    “你去告诉甄家一声,找理由找的靠谱一些,别盯着一个辞官的人弹劾。”    顿了顿,又冷笑着补充道:    “还有,若以为这样就能拖下去,就等着抄家吧!”    忠顺亲王也露出一丝狰狞,好似放了很久的网就要收上来了。    “是!我这就去!”    “等等!”    忠顺亲王刚要离开,景顺帝又叫住他。    似乎压了压怒气,又道:    “还是先算了,免得传到老太妃耳朵里,影响她的病情。”    想到老太妃的病情,景顺帝显然有些烦躁。    “再等等吧,让老太妃清净些日子。”    说完,他摆了摆手,示意忠顺亲王退下。    正这时,有宫人在外禀道:    “陛下,内阁让人送来的奏折。”    景顺帝看了身旁的夏秉忠一眼,他立刻宣道:    “送进来吧。”    两个小太监各自捧着一摞,往御桉上一放。    这么多?    景顺帝心中有些奇怪。    他今日已经批阅了不少,怎么还有这么多?    难道出了什么事?    想到这里,他连忙翻看起。    可越看越是惊讶,同时也越看越快。    接连数十道奏疏,除了前几本看了个大概。    后面扫两眼就放下了。    等全都看完,景顺帝的眉头紧锁,口中疑惑道:    “这帮人搞什么鬼?”    数十道奏折,竟然内容大差不差。    都是保举冯渊的!迷糊又无奈的红楼: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