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一百七十九章 元妃见冯渊,宝钗得诰命  (第1/4页)
    从入秋开始,都中有头有脸的人家,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。    冯府自也不能例外。    而且准备的年礼,可说是极为丰厚的。    因为从流求往返的船只,陆续送来不少海外的稀罕物。    很多都被冯一博加入了年礼之中。    后宅女卷也在李孟氏的带领下,准备着过年穿的衣裳鞋袜。    与此同时,冯府上下还都准备着乔迁新居的事。    一进腊月,搬迁就正式开始了。    冯一博先带着三个妾室过去,把宅子全都布置好。    才让人再来接李守中老两口。    等全家都搬过去之后,又广邀亲朋相聚。    算是过来认认门。    应邀的还是妙玉进门时候那些亲朋,还有礼部的同僚。    再加上林如海、贾政、贾雨村、夏秉忠等,也都送来贺仪。    搬家结束,过年也已进入了倒计时。    各家又开始走动,互送年礼。    冯家这边亦如往常,还是那几家需要走动的。    无非常走动的亲朋、同僚,再加上夏秉忠、张松越等人。    大年三十当日,冯家、李家各自祭祖。    随后又一起吃了合欢宴,饮了屠苏酒。    刚一过完年,贾府就让人传信。    说是宫里贵妃传出口信,请冯一博,及黛玉、宝钗,在省亲时候务必到场。    冯一博有些纳闷,他一个外男论理不该见贵妃。    不过他也没有多想,只以为是自己沾光。    毕竟黛玉、宝钗都是贵妃的表妹,见驾也在情理之中。    不管怎么说,既然贾府来传信,他怎么也要过去一趟。    随后,从初二开始,又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,也受邀去其他家吃年酒。    一直到了十五这天,冯一博早早备好了车。    他没有大婚,但有妙玉为媵,暂时充为女主人。    车架还没到荣府,远远就见西街口的迎驾队伍。    冯一博被拦在外面,递上名帖通报之后,才被放了进去。    寒暄两句,冯一博就留在街口。    与贾族男丁一起,在此等候迎驾。    妙玉则带着尤氏姐妹去了后面,与府中黛玉、宝钗姐妹汇合。    贾府自从奉了旨,阖府上下日夜不闲。    连年也没能过好。    自正月初八,就有太监陆续过来,指导接待工作。    贵妃回府之后,在何处更衣,何处燕坐,何处受礼,何处开宴,何处退息等等……    坐卧行止,皆有规矩。    还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,带了许多小太监来。    指点各处关防挡围,又指示府中人员何处出入,何处进膳,何处启事等等。    种种仪礼、注意事项等,都有交代。    府外还有工部官员,并五城兵马司的人。    负责指点洒扫街道,还有撵逐闲人。    正月十四当日,阖府上下都不曾闭眼。    正月十五凌晨,贾母、王夫人、邢夫人、尤氏等诰命,就都已经按品大妆。    都在荣府门口候着。    贾赦、贾珍两个有爵位的,以及贾政这个贵妃生父。    则带着家族男丁,都在西街口候着。    贾琏、贾蓉等有官位的,在前面跟着伺候。    似宝玉、贾环这样无官无爵的,再往后面排着。    此时冯一博也在接驾队伍之中,还在最前面的位置。    他却丝毫没觉得荣幸。    按照贾府的传信,他特地穿了朝服过来。    发现这里果真比上朝还要正式,不知道的以为皇帝要来呢!    其实说来倒也没差,毕竟元春回来,确实代表了皇家的威仪。    所以,不论是宫里,还是贾府。    都丝毫不敢怠慢。    等了不知多久,冯一博只见日头东升,如今又再偏西。    他和贾琏、贾珍有一搭没一搭的,都有些聊不动了。    这时,终于有一个太监骑马过来。    贾政见此,连忙上前见礼,问道:    “敢问这位公公,贵妃可起身了?”    那太监面无表情的下马,却根本不接贾政的茬。    这时贾琏上前,从袖中递过一锭早备好的银子。    太监迅速接过,才笑道:    “还早着呢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