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一百七十五章 宝玉试才题对额,冯渊低调训薛蟠【下】  (第2/3页)
如就叫大白亭?”    他的声音不大,只几人听到了。    可有“歪路”的前车之鉴,他一出声几人就条件反射的皱眉看他。    薛蟠被看的有些懊恼,立刻不满的道:    “怎么了?都看我做甚?这个名字没什么问题吧?”    贾琏和薛蝌面面相觑,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。    “文龙兄说的倒也实在,可见文龙兄是个实在人。”    冯一博倒是勉强夸了两句,还叹道:    “可惜无酒,不然真当为你浮一大白!”    薛蟠终于得了夸奖,顿时得意洋洋,    听了冯一博的话,又眼睛一亮,附和道:    “对对对!就是浮一大白的意思!我去和姨父说!”    见他竟真的起身,冯一博连忙拦住,道:    “别别别!还是先听听他们怎么说吧。”    倒不是怕薛蟠抢了宝玉风头,而是怕薛蟠在一众清客前丢了脸去。    这边,贾政正笑着道:    “‘翼然’虽佳,但此亭压水而成,还须偏于水题为称。”    他本来不想参与,但平日他最推崇欧阳修。    听到“有亭翼然”,竟也来了兴致。    说着贾政只沉吟了一下,便有了灵感,道:    “依我拙裁,欧阳公句,‘泻于两峰之间’,竟用他这一个‘泻’字。”    清客们立刻附和:    “是极,是极。”    “竟是‘泻玉’二字妙。”    贾政心中也难免得意,在那拈须而笑。    忽地想起宝玉还没说,便又叫宝玉也拟一个来。    这时宝玉若重拟个差不多的,或者干脆不说都行。    可惜他遗传了贾政不会看脸色的天赋,闻言便摇头道:    “老爷方才所说已是,但如今追究了去,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,今日此泉也用泻字,似乎不妥。”    宝玉无意识踩了贾政一脚,接着又踏出第二脚,道:    “况此处既为省亲别墅,亦当依应制之体,用此等字,亦似粗陋不雅,求再拟蕴藉含蓄者。”    贾政一听宝玉不说他的,却先否定了自己,顿时心中不满。    但此时这么多人在,他自然不好发作。    甚至不能看向宝玉,免得忍不住发火。    他先看向诸清客,才能面色如常,笑道:    “诸公听此论何如?方才众人编新,你说不如述古。”    说到这里,他已转向宝玉,语气么带上了不满,道:    “如今我们述古,你又说粗陋不妥。”    说到这里,似乎发现自己心中不满有些外漏,不由顿了一下,才道:    “你且说你的吧。”    宝玉却没听出贾政不满,还满心期待的道:    “用‘泻玉’二字,则不若‘沁芳’二字,岂不新雅?”    说完就等着贾政夸奖。    没想到,贾政只拈须点头,却不言语。    众人也有会错了意的,只以为贾政等着他们来捧。    纷纷称赞:    “这二字新雅至极!”    “果真才情高绝!”    “世兄人中龙凤也!”    贾政心中不满无处发泄,便又问宝玉,道:    “匾上二字容易,再作一副七言对来。”    宝玉早在园子里玩了几回,各处都知晓大概。    因此往这边来时,就已经开始盘算。    此时听闻贾政问起,便四顾一望,口中念道:    “绕堤柳借三篙翠,隔岸花分一脉香。”    贾政听了,竟也挑不出毛病。    只能点头微笑。    这边还在走流程,薛蟠却感觉十分腻味。    当然,不是他听不惯那些清客熘须拍马。    而是听不得这些诗词。    薛蟠听了宝玉的“沁芳”,就在后面小声对身边几人都囔道:    “沁芳一说就绕嘴,哪有我的大白好记?”    听他这么说,冯一博都有些无语。    不由先白他一眼,才感慨道:    “看到条小路,人说‘曲径通幽’,你只会说路好歪。”    “看到个亭子,人说‘有亭翼然’,你只会说凉亭白。”    听了对比,薛蟠不由挠挠头,有些羞惭。    冯一博轻叹一声,又道:    “文龙兄,原本读书时候都还不觉得什么。”    “可今日听了你取的名字,却让人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。”    说到此,顿了顿,意有所指道:    “真是当浮一大白啊!”    冯一博绕了一个弯子,才说了出来。    说的是知道读书的重要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