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爆红的苦你不懂 第174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歌舞升平,一派繁华。    “镜头好美……”小婳忍不住轻声呢喃。    其实这长镜头美则美矣,但也不至于令人升起强烈的惊艳之感。    只是,配合着背景音乐的声音,就让这原本只有十分的繁华盛世的景象,被描绘出来了十二分。    镜头中最终落在了女主身前,她舞袖飞舞,歌声动听。    观众这才意识到,原来刚才那首背景音乐就是由女主唱出来的。    小婳眼神都亮了许多:“这首歌可真很好听。”    剧情逐渐推进,男女主在一次演出上相遇,和所有老套的浪漫故事一样,他们一见钟情了。    这个爱情故事并不复杂,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简单。但通过歌舞电影的叙事手法,却带着一种朦胧而含蓄的美感。    他们很快相爱,在花雨舞,在林间弹琴相和。    小婳很快就被这样的绝美浪漫爱情而深深吸引了。    她身边,棕发少女却是慢悠悠吃着爆米花,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情绪。    说实话,这个歌舞电影比她想象中的要好很多。    进入影院的时候,她甚至已经做好尬到的准备了。不过出乎预料的是,歌舞与电影剧情结合得非常好,浑然一体、相辅相成,丝毫没有任何割裂感。    不过,她本人对歌舞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。    电影前半段的剧情美则美矣,却并不能真正吸引到她。    只是很快,剧情开始急转直下了。    战争的号角吹响,原本歌舞升平的京城变得风声鹤唳,人人自危。    盛世的华丽外衣被褪去,露出了早已腐朽不堪的内里。    战火蔓延,女主被叛军抓走,在敌人的逼迫下,她不得不开始为他们舞蹈、为他们歌唱。    原本欢乐的歌曲加入一些修饰和变调,再加上羌笛的悲凉伴奏,立刻从欢快变得凄凉。    这成为了一个转折点。    女主的舞蹈和歌声逐渐失去了灵性,双眼中的光芒越来越黯淡,趋向于麻木的状态。    歌舞电影通常有两种表达形式,一种是将歌舞作为故事的点缀,用来表达情感、渲染气氛。    另一种则是主角的歌曲、舞蹈,就代表着他们的故事和命运本身。    而《浮生叹》明显属于后者。    主角的歌曲和舞蹈,和他们的命运是同步的。    盛世华章中,歌舞轻盈优雅,绝美而华丽。    相爱的过程中,歌舞带上了爱情的元素,变得唯美浪漫、欲语含羞。    而如今,当战火蔓延的时候,歌舞染上了悲怆的调子。    他们在舞台上歌唱命运,在舞台外续写这个故事。    台上台下,双重的情感、双重的渲染,逐渐融为一体,再也不分彼此。    交织在一起的凄苦、迷茫、朦胧、压抑……    在这个战火与硝烟弥漫的舞台上,在这个即将坍塌的华丽宫殿之上,一切都染上了厚重的悲剧色彩。    就连一开始漫不经心的棕发少女,此时也逐渐坐直了身体,情不自禁也被这种氛围感所吸引了。    歌曲的感染力太强,强悍到足以把人生生拉入故事之中,让人感同身受,仿佛置身于那种悲欢离合的情景下。    这种厚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情绪,在一次意外事件中,被推向了最高.潮——    男主死于战火,他再也无法完成与相爱之人相守的约定。    在时代的洪流中,战火四处蔓延,个人的命运渺小得如同尘埃。    他们甚至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,就被洪流裹挟着前行,完完全全失去了左右自己命运的权利。    男主的死亡没有轰轰烈烈,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。在这乱世之中,一个普通人的死亡太平凡了,甚至无法溅起丝毫涟漪。    但是,对于已经一无所有的女主来说,男主是她生命的全部了。    这成为了压倒女主的最后一根稻草。    影片的最后,是女主的月下独舞。    在冬日的寒冷夜晚中,月光清澈如水。女主穿着一袭白衣,独自一人来到已经被烧焦的荒凉稻田之上。    她跳起了初见男主时的那支舞蹈。    没有了华丽的舞服,没有了雕梁画栋的大厅,更没有了喝彩的观众。    她,但却莫名有一种别样的美感。    她只是身着简简单单的素衣,眼神已经空了,动作也略显僵硬,可这样的舞蹈却显出了一丝别样的美感,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情绪。    在清澈的月光下,在荒凉的稻田中,她的舞蹈是那样空灵绝美,像是一曲凄美的挽歌。    等灯光亮起、大屏幕上播放起演员名单的时候,小婳依旧没有回过神来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