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五十六章 拥堵的江南运河  (第1/2页)
    一日之后的未时,汤宗乘坐的车轮舸速度慢了下来,周围还传来一阵阵嘈杂呵斥之声。    “怎么回事?!”纪纲在棚窝里冲着船头喝问。    一个将士躬身进来,“大人,我们马上就要出江南运河,进入了钱塘江了,只是这里船只太多,我们正在让其他船避让。”    “哦?已经到了?”汤宗闻言起身,走出棚窝,来到了船头,放眼看去,只见前面四长串的货船一字排开,一边两排是进入钱塘江的,另一边两排是逆行进入江南运河的。    而他们的车轮舸就比较霸道了,挤在两排货船中间,硬生生着往前走,船上的将士正对左右货船口吐芬芳,让他们避让。    他们是战船,商船哪里敢对着干,不敢不从,急忙尽量向岸边躲避。    纪纲伸手放在眼眉上,眯眼朝远处眺望,发现至少绵延有五六里地,顿时火冒三丈,“让他们都速速让开,免得耽误了汤大人和本千户的大事!”    “是!”将士们正要奉命加紧驱赶货船,却被汤宗拦住,“不必了,江南运河就这么宽,你想让他们避到哪里去?”    他吩咐将士,“不用再从中间挤了,就按照顺序出运河,本官倒是要看看,就这五六里地到底要浪费多少时间。”    将士们领命,车轮舸回归了正常航道。    纪纲摇着折扇走到汤宗身旁,“汤大人就是心善,过个运河还要排队。”    汤宗道,“纪千户,如果我所猜不错的话,暹罗国使臣就是因这里的航道堵塞,才会延迟三天出发的。”    “这里?”    “应该是,咱们要去杭州府,就得先从这江南运河进入钱塘江,然后逆流而上,到达杭州府码头,暹罗使团与咱们路线相反,耽误三天不能出发,自然是这里堵住了。”汤宗道,“杭州府乃江南富庶之地,粮食丰产,所产丝绸更是天下闻名,这里贸易发达,船只往来不绝,不仅供于京师皇宫和大明各地,每年运往海外的也是不计其数。”    说完转头对船头一个将士道,“你去将前面那艘货船的船主叫上来,本官有话问他。”    “是!”那将士领命去了,不一会上来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人,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精明劲,他知道这艘战船上之人定然不简单,低头躬身,小步快走。    他上了车轮舸,见汤宗一身学究打扮,但气质不凡,一旁的纪纲锦衣玉袍,手拿折扇,面相却是凶恶之人,更加肯定两人来历不凡,急忙下跪,“草民见过两位大人。”    汤宗笑着对他道,“起来吧,老板怎么称呼?”    中年商人起身,“大人,草民王朗瑞,是杭州府济民丝绸行的管事。”    “哦,原来是王管事。”    “不敢,大人面前,草民不敢称管事。”王朗瑞道。    “无碍,王管事,我问你,这江南运河如此堵塞,还需多时才能到杭州府呀?”汤宗问道。    “堵塞?”王朗润一愣,“大人,这可不算堵塞。”    “哦?”汤宗惊讶,“这还不算堵塞?”    “是呀大人,这江南运河始地本就如此,草民每月都要进出这里三四次,十之六七都会是这样,只因船只实在太多,前后但凡有点事故,就会堵成这番样子。”    “那还需要多久到达杭州府?”    “大人,船只虽多,但至少都在前行。”他朝前面看了看,“差不多还需要一个时辰,就能到钱塘江,再从钱塘江往西,也是差不多一个时辰,就能抵达杭州府了。”    “那这时间也不算慢呀。”汤宗低头道。    他心说如果暹罗使臣遇到的是这番情况,应该不至于要拖延三日才开始动身。    想到这里,他问王朗瑞道,“王管事,我问你,两个半月前的五月二十六到二十八这三天,这里的河道可曾有过大堵船?”    王朗润一愣,一时没反应过来,“大人,三个月前的事情了,请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