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二章 进献神物  (第1/2页)
    在叩拜声之中,黄子澄忙不迭的拜倒于地。    他,乃是洪武十八年的殿试第三,官居翰林院修撰,是清流之中的清流。    伴读东宫之后,便成了皇孙朱允炆的老师,拥有随时入宫觐见之权。    “恩师,快快请起!”    对于自己这位老师,朱允炆持有很大的尊敬,忙是上前,亲自扶起了黄子澄。    而太子妃吕氏则是抬眉看着他,笑着问:“黄大人深夜入宫,不知所谓何事?”    黄子澄也不答话,环顾了一眼四周之后,正色道:“臣请太子妃屏退左右!”    “本宫和黄大人有要事相商,你们都退下吧。”    “是,娘娘。”    一众太监、宫女,躬身退出了偏殿。    黄子澄则立刻迈步上前,双手高高举起一个锦袋,肃然道:“臣今日冒昧入宫,乃是要进献一神物给太子妃、皇孙殿下!”    吕氏顿时一愣,诧异地问:“是何神物?”    黄子澄双目中射出一道精光,一字一句道:“此物,可助允炆殿下登临皇太孙之大位!”    “什么?!”    吕氏豁然起身,震惊住了。    皇太孙!    这个称谓,只比儿子朱允炆的皇孙之称,多了一个字。    可背后所含的意义,却是一个天上、一个地下!    大明,可以有无数皇孙!    可皇太孙,却只许有一位,乃是隔代储君!    这一刻,她堂堂太子妃之尊,手竟止不住的发颤,激动道:“快,皇儿,快把黄大人上呈的神物拿来给本宫看看!”    朱允炆此时也是心中激荡,定了定神,才如获至宝一般的捧过锦袋,拿给自己的母妃。    吕氏打开一看,盯着里面细如白沙的的颗粒,下意识地道:“这是……盐?”    “没错!”黄子澄点了点头。    听了这话,吕氏眸中不禁闪过一抹疑惑之色,道:“黄大人,盐虽昂贵,却也不是什么稀世之物,如何能让陛下立允炆为皇太孙?”    黄子澄笑了一下,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。    “若是臣告诉娘娘,这白盐并非海盐,而是矿盐,且十两银子一斤呢?”    矿盐?    十两银子一斤?    吕氏和朱允炆听得目瞪口呆!    就在这时,黄子澄又意味深长地开口道:“这白盐,熬制的成本低廉,可价格却是奇高,京师都要卖疯了!”    “若是将这等利国巨大的制盐之法拿到手,由皇孙殿下献于陛下,解了国库无银之患……”    “陛下大喜之下,又岂能不将殿下册封为皇太孙?”    朱允炆年幼的心灵,大为震撼!    吕氏心中也是欣喜若狂,竟比自己的儿子,显得还要激动个几分。    她,本是太子朱标的次妃虽然被扶了正,在宫中的根基却是尚浅,    可生下的儿子朱允炆,在祖宗的族谱上,还是个庶子。    居嫡长者必正储位!    庶子,坐不上皇帝的宝座。    她是个有野心的女人,不甘心接受这个现实,一直在想办法破局。    至少,也要让老爷子朱元璋把允炆改成嫡子。    这样一来,儿子朱允炆,才能跟常氏所生的朱允熥,去争太孙之位。    可她没想到,刚打了瞌睡,黄子澄就送来了大大的枕头!    这,简直是雪中送炭啊!    想到这,吕氏目光一闪,也不顾仪态了,忙问:“这制盐之法,在何人手中?”    说完,她心里忍不住的直打鼓。    要是这制盐的法子,在勋贵、尤其是蓝玉那帮淮西武将的手里,可就麻烦了。    黄子澄看出了她的担忧,微微一躬身,便笑道:“娘娘莫慌,臣早就查出这法子,是在一个低贱的商贾手里罢了。”    “待臣谋划一番,便可轻而易举的拿来,献给皇孙殿下!”    一听是个商贾,吕氏眸中满是不屑。    士农工商!    商籍,乃是最低贱的,好欺负,便是硬抢制盐之法,也压根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