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242章 死水层 (第1/2页)
宋小川马上想到,那支船队可能是遇到死水层了。 所谓的死水层,就是两层海水的密度不同。 都相对密度大于百分之零点一,就有可能造成分层。 密度小的那一层漂在上面,密度大的那一层则是沉在下面。 上面这一层水就跟泡沫似的飘浮在上面,由下面那一层水来承载。 船是大部分漂在上面那一层的,可螺旋桨吃水深在下面一层。 当螺旋桨转动的时候,给了下面那层水一个向后推的力。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,力是相互的,船应该往前走才对。 可现在问题是上层水在承载船身,可螺旋桨的推力给下层。 下层水被螺旋桨扰动,然后会向后退。 上层的依然纹丝不动,给了船好大的阻力。 这有点像车开在松散的沙地上,轮子转动被卸力了。 目前还不是最严重的情况,毕竟船上带了很多食物和淡水,而且还有淡水蒸馏设备。 他们要是在原地不动,等到海水密度逐渐平衡,也就能够开动了。 坏就坏在他们并不懂什么叫死水区,拼命的加速转动螺旋桨想要离开。 如此一来,就搅动了下层海水,使得下层水向着相反的方向加速流动。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,螺旋桨这么小,对于大海来说不算什么。 就算是如何搅动,也影响不了海水的流动。 可由于海水密度不同形成的死水区,就跟浴缸里放进去一块泡沫板似的。 如果这时候有人在下面搅动水,水会碰到缸壁弹回来。 随着不断的搅动,水缸里的水会晃动起来,而且越晃动越厉害,最终泡沫板给撕碎。 他们这样拼命的加速,把下层的海水给搅的越晃越厉害,慢慢的形成了内波。 内波刚形成的时候只有一米多高,随着晃动的幅度越来越大,会变得越来越高。 比较大的内波,能达到几百米乃至几千米高,要比海面的波浪高得多。 海面有个十几米的浪,就已经相当恐怖了。 可要是有合适的洋流助推,内波都有可能达到万米。 也就是说除了表面那一层死水层,下面一直到海底全都在波动。 内波的破坏力,主要是产生内波的跃层上下,会形成两支流向正相反的内波流。 这种内波流速可高达一点五米每秒,犹如剪刀一般, 下方如果有潜艇经过的话,会瞬间被绞成碎渣。 哪怕是厚厚的钢铁,也挡不住大海的力量。 这个年代暂时还没有潜艇,下方也没有洋流助推,只是螺旋桨的疯狂的转动。 因此内波还不算大,正在慢慢的震荡着。 随着震荡,它会变得越来越大。 这个时候聪明的做法,其实关掉蒸汽发动机,不让螺旋桨转动。 找几条分量轻的小船,轻轻的划走离开死水区就行了。 因为小船吃水浅,不管吃船桨还是螺旋桨,都伸不到内波那一层去。 不过那样的话,大船的物资肯定就费了。 如果实在不行那就等在原地一动不动,等死水现象消失。 不过这种现象有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