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91章 赋税新政  (第2/2页)
,心里很是高兴,说明甘州百姓很是勤劳。    只见这位大爷笑呵呵地点头,没有说话。    旁边一位年轻人说话了:“大人,那荒田不是我们开垦的,是官府的地。”    “你仔细说说。”卫刚很感兴趣的说道。    “咳咳!”那位老者干咳了两声。    年轻人看了老者一眼,继续说道:“大人,自从甘州修渠引水灌溉之后,庄稼可以说是旱涝保收,官府下了通知,所有荒地不得私自开垦,统一归官府调度。”    “那是为何?”卫刚追问道。    “咳咳咳!”老者咳嗽得更厉害了。    “那小的就不知道了。”年轻人看了老者一眼,没有再说下去。    他不说卫刚也明白,这就是他来甘州的原因。    “放心吧,耕者有其田!只要你们愿意吃苦,日子会越来越甜的。”    卫刚说完转身离开了,大家在那里相互看着,不明白这位卫大人说的是什么意思。    一行四人直接来到了府衙,一向勤勉的刺史赵功在那里处理着公文。    他怎么也没有想到,登基称帝的卫刚还会再来甘州。    “臣甘州刺史赵功迎驾来迟,还请皇上恕罪!”    赵功结结实实地伏地跪拜,心里悲喜交加。    悲的是皇上御驾亲临,自己竟然一无所知,没有及时迎驾,那可是重罪。    喜的是昔日的战友如今成为了九五之尊,自己飞黄腾达指日可待。    “起来吧,朕是微服私访,无需迎驾,又何罪之有?”    卫刚看到赵功也颇感亲切,如果没有赵功的大力相助,自己在甘州也不会有如此大的收获,尤其是靳忠在甘州练兵一事,赵功可是立了大功。    “朕在甘州也转了一圈,夏粮长势很好,又是一个丰收年啊!”    赵功要通知甘州官员前来拜见皇上,被卫刚阻止了,他的微服私访,甘州只是开始,所以不想打草惊蛇。    “皇上,这全都得益于您当初送粮赈灾、修渠引水啊!”赵功急忙奏道。    “朕今日前来,是有一事想要和赵大人商量。”    卫刚此语一出,赵功慌忙再次跪地叩首。    “下官不敢!皇上金口玉言,无论是何旨意,下官定当肝脑涂地,死而后已。”m.    “没有那么严重,赵卿起身。”卫刚虚托一手,笑呵呵地说道。    “朕想推行赋税改革,改之前的按人头纳税为按田亩纳税,而且用银钱取代粮食。”    卫刚看着赵功,观察着他的反应。    “皇上,臣以为历朝以来均是按人头计算赋税,因为隐田太多,而人口则可以实时统计。”    “再者,农民种田,以粮纳税自然而然,若换作银钱纳税,需要变卖粮食,商人不古,以贱价收购,农民吃亏啊。”    卫刚听了赵功的话,心里有了几分满意,说明这赵功还是有些智慧的,对于百姓的事情还是上心的。    “隐田的问题,据实统计便可;农民种田,只能顾得上温饱,如若半商半农,也就不必贱卖粮食了。”    卫刚不急不忙地解释。    “皇上的意思是……”    卫刚点了点头。    赵功明白了,皇上是要在甘州实施新政,自己竟然还在这里胡搅蛮缠,真是后知后觉,该打。    “甘州是朝廷的甘州,皇上新政于甘州,乃是甘州之幸,臣定会严格执行。”    卫刚对赵功的态度很是满意。    “赵卿,民以食为天,国以粮为本。抓好粮食生产,既让百姓温饱,也让粮仓充盈,赵卿乃功臣也。”    功臣二字让赵功一震。    “臣明白,这就安排人丈量田亩,按田亩厚薄制定赋税额度。”    赵功也是个明白人,比卫刚第一次见他的时候,显然进步了不少。    “甘州物产丰饶,兼顾商贾,不日定是富裕旺盛之地。”    卫刚继续点拨。    “皇上,不世草堂在北方诸州小有名气,早有商贾前来购买珍稀药材,如今家家户户都饲养牛羊,再有粮食连年丰收,百姓手中也有了银子,商业街店铺也日渐繁荣。”    赵功汇报着甘州的变迁,眉目间有些许神采飞扬。    “这些朕都看到了,赵卿治理有方。”    “但是,朕要提醒你,勃然而兴便会陷入腐败泥潭,你要管好自己,也要管好下属。朕对贪腐可是零容忍。”爱种地的工人的平行世界的帝国崛起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