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69章 取士,取得是大明需要的人才  (第2/2页)
朱点点头。    良久后,老太监好像看到有人往这里走来。    仔细一看,不是太子还能是谁。    “陛下,太子殿下来了。”    “儿臣参见父皇!”    “起来吧!”    “谢父皇!”朱标起身,道。    “标儿啊,你不是在主持批改科举试卷吗?”    “怎么来这里了?”老朱问道。    “儿臣发现了几名大才,特意拿来给父皇御览。”朱标回答。    “哦?”老朱好奇了起来。.    见此,朱标顺势呈上。    老朱接过,仔细看了起来。    一边看,一边满意的点头。    “不错,回答的很有见地。”    看完试卷,老朱再次看向朱标,问道:“标儿,最近有不少大臣都在上折子,说科举不考圣人经典,乃是祸国之道,你怎么看?”    听到这话,朱标想了想,回答道:“回父皇,朝廷取士,取的是朝廷所需的人才,取得是能一心为民之人。”    “若做不到这些,那他在怎么有才,怎么精通圣人经典,都不是朝廷所需的人才。”    “哈哈,说得好。”老朱大笑道。    朱标的话,简直说到了他的心里。    朝廷取士,什么时候轮到那些腐儒做主了。    这大明姓朱,要什么样的人才,应该是他这个皇帝说了算。    “试卷批改完之后就张榜吧!”    “殿试的时候,咱要亲自考考咱大明的人才。”    老朱说道。    “是,父皇!”    ——    这段时间,程朱文人出身的文官们,心很累。    他们上了不少折子,结果最终都石沉大海。    看样子,陛下是真的要将那些离经叛道的东西作为科举的内容。    如此一来,他们程朱文人以后还有什么立足之地?    转眼之间,便来到了殿试的日子。    老朱亲自到场出题。    他出的题很直接,就是农事。    作为一介布衣皇帝,老朱对于农事是极为重视的。    殿试持续了整整一天时间。    老朱对于这一届的学子很是满意。    他们和以前的那些读书人不一样,农事方面,一窍不通。    他们都是真正种过地的,而且对于地方上的民情,也是有较为深刻的认知。    夜晚。    老朱和朱标行走在皇宫之中。    老朱的脸上满是笑容。    “标儿啊,以后的科举,就照此次的办。”    “我大明缺少官员啊,更缺少好官啊!”    “这一届的学子中,咱发现有几个人很不错。”    “是啊,虽然在数量上相比于往届少了一些,但都是真正的人才。”朱标跟着说道。    虽然有数千学子在外游学传播新学,但两年时间,还是太短了。    “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,大明皇家军校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。”    “其师资力量,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最为强大的。”    “今后定能为我大明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。”朱标又道。    闻言,老朱问道:“咱听说,这大明皇家军校,教的东西很多?”    “回父皇,是的,诸子百家的内容基本上都涵盖了。”    “什么时候开始招生?”    “就在这几天。”    ……    ……两广总督的大明:皇上,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